[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的金属零部件热处理扩孔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0314.4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9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廖若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若晨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Q3/06;B23Q11/00;B23Q15/22;B23Q17/00;B23Q17/22;B23Q17/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械 加工 金属 零部件 热处理 扩孔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的金属零部件热处理扩孔装置,涉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扩孔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存在着因在钻孔过程中无法快速的将零件孔内部所产生的废屑进行排出,因此在加工铝类等材质较软零件时会因废屑热熔导致断刀,包括下压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安装在承载机构的内端前侧位置,本发明中,电阻条在接触环内部向上运动时,一是可以通过观察电阻条前端的刻度进行下压程度的观察,二是可以通过电阻条的逐渐缩短加大对蜂鸣器的供电电流,进而当电流越大时(即扩张钻向下运动行程增大时),蜂鸣器则会发出更大的响声,以达到对工作人员进行警示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的金属零部件热处理扩孔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是指通过一种机械设备对工件的外形尺寸或性能进行改变的过程,按加工方式上的差别可分为切削加工和压力加工,机器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或半成品)制成产品的全部过程,对机器生产而言包括原材料的运输和保存,生产的准备,毛坯的制造,零件的加工和热处理,产品的装配、及调试,油漆和包装等内容,扩孔是将钻孔底部或某些类型的基础墩的底部加以扩大,以便增加其承受荷载的区域;减小空心毛坯壁厚而增加其内外径的锻造工序。
例如申请号:CN201710365060.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孔装置,包括:底座、升降机构、扩孔器、移动装置、翻转装置和下顶装置,升降机构设置在底座的滑柱上,翻转装置通过移动装置设置在底座上,扩孔器与下顶装置均设置在升降机构的升降架上,下顶装置包括微驱动装置和顶盘装置,在扩孔器的扩孔钻接触工件的瞬时,微驱动装置驱动顶盘装置顶压在扩孔器的主轴的上部,避免所述扩孔钻在接触工件初期受到冲击而损坏。本发明减小了主轴的轴向窜动,使加工精度高,且扩孔钻不易被损坏。
基于上述专利的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发现,上述设备在应用时,虽然可以进行减少窜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存在着因在钻孔过程中无法快速的将零件孔内部所产生的废屑进行排出,因此在加工铝类等材质较软零件时会因废屑热熔导致断刀,再者是在加工过程中无法随着刀具的下探对操作人员进行及时的提醒,容易存在着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的金属零部件热处理扩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扩孔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存在着因在钻孔过程中无法快速的将零件孔内部所产生的废屑进行排出,因此在加工铝类等材质较软零件时会因废屑热熔导致断刀,再者是在加工过程中无法随着刀具的下探对操作人员进行及时的提醒,容易存在着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发明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的金属零部件热处理扩孔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的金属零部件热处理扩孔装置,包括下压机构、夹紧机构、排屑机构和警示机构,所述下压机构安装在承载机构的内端前侧位置;所述夹紧机构拧接在下压机构的底端面中心位置,且夹紧机构的内部还夹紧有定位驱动机构;所述排屑机构插接在定位驱动机构的内部底端位置;所述定位驱动机构包括有驱动器、红外模组、定位盘和激光头,所述驱动器的底端安装有红外模组,且红外模组的底端还安装有定位盘,所述激光头共设有十二处,其中每六处激光头为一组,且两组激光头均呈环形阵列安装在定位盘的底端位置,安装状态下激光头与红外模组相连接,所述警示机构安装在下压机构的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有支架、夹具和传动轴,所述支架为类U形结构设计,且支架的底端板长于顶端板,所述夹具共设有两处,且两处夹具呈对向滑动连接在支架的底板处位置,所述传动轴插接在支架的前侧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有齿轮和齿条,所述齿轮套接在传动轴的外周面前侧位置,所述齿条共设有两处,且两处齿条分别啮合传动在齿轮的顶侧及底侧位置,安装状态下两处齿条分别固定连接在两处夹具的后端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若晨,未经廖若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