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0093.0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3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尹利洁;李克蓬;吴超;齐路路;杨浩军;孟艳杰;付文斌;周玉凤;刘志强;刘武胥;李亚林;张建全;李芳凝;颜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2;E02D5/74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6 | 代理人: | 刘凤玲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护 桩桩 防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支护桩,沿多个所述支护桩的排列方向、每个所述支护桩的侧壁分别对称锚入多组沿所述支护桩的轴向分布的两个膨胀螺栓;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桩相对应并临近的两个所述膨胀螺栓之间连接有横压筋,且沿所述支护桩的轴向最顶端的所述横压筋连接有T型锚钉,所述T型锚钉的长边打入桩间土中;所述膨胀螺栓与所述横压筋的夹角为钝角;
多根所述横压筋共同连接有一钢筋网,且所述钢筋网完全覆盖所述桩间土,所述钢筋网的外侧喷射有混凝土保护层,所述混凝土保护层与所述桩间土紧密贴合,且所述钢筋网位于所述混凝土保护层的中部;
所述桩间土的含水层底部倾斜朝下设置有多个导流装置,且每个所述导流装置均包括有滤料,以及插入所述滤料中的具有滤网包裹的带孔排水管,并采用堵漏材料在所述桩间土及所述混凝土保护层处进行封堵;
所述T型锚钉包括:L型长锚钉,以及与所述L型长锚钉背对背焊接的L型短锚钉;所述T型锚钉的短边与所述横压筋焊接,且所述L型长锚钉的长边顶端为斜坡口结构;
所述钢筋网与所述横压筋进行绑扎连接或焊接;所述钢筋网的横竖间距相等、且交叉点采用绑扎连接或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保护层的平均厚度为50-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桩间土的含水层底部将漏水点凿成倒V型或喇叭口结构并清理干净,所述滤料填入所述倒V型或喇叭口结构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漏材料采用水不漏、堵漏灵或黏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排水管采用PVC管,且与水平线夹角为3-5°朝下。
6.一种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包括以下步骤:土方开挖后,采用人工或小型挖掘机及时修整桩间土土面,使其平整度偏差为±20mm;在土方开挖过程中,在桩间土的含水层底部漏水点处凿成倒V型或喇叭口结构并清理干净,向其中填入滤料,再插入由滤网包裹的带孔排水管,最后用堵漏材料进行封堵;制作T型锚钉,在桩间土顶端,将T型锚钉的长边打入相邻两个支护桩的桩间土中,并将T型锚钉的短边外露且保持其呈水平方向;沿支护桩的轴向等间距锚入多个膨胀螺栓,且位于支护桩最顶端的膨胀螺栓与T型锚钉在同一水平面;使用横压筋将膨胀螺栓和T型锚钉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成整体;在横压筋上通过绑扎或焊接的方式安装横竖间距相等的钢筋网,并使钢筋网完全覆盖桩间土;使用横压筋将钢筋网及同一水平高度的膨胀螺栓进行焊接;在钢筋网上喷射平均厚度为50-80mm的混凝土保护层,并与桩间土紧密贴合,且钢筋网位于混凝土保护层的中部;对混凝土保护层进行养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护桩桩间土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冬季施工时,混凝土保护层的面层厚度为8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0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反渗透膜的清洗工艺
- 下一篇:一种玻璃运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