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短双歧杆菌CCFM1025在缓解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9793.8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5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朱广素;陈卫;赵建新;张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745 | 分类号: | A61K35/745;A23L33/135;A23L11/50;A23C9/123;A23C13/16;A23C19/00;A61P25/28;A61P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仇钰莹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短双歧 杆菌 ccfm1025 缓解 阿尔兹海默症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短双歧杆菌CCFM1025在缓解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短双歧杆菌CCFM1025能够显著改善阿尔兹海默症小鼠的认知和记忆障碍,降低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脑内Aβ1‑42蛋白的含量,提高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脑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突触后密度蛋白的水平,提高阿尔兹海默症小鼠血清中白介素6的含量;并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本发明提供的短双歧杆菌CCFM1025可用于制备缓解痴呆、阿尔兹海默症、改善认知障碍的药物组合物,还可以作为微生态制剂应用于药品、发酵食品或保健品,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短双歧杆菌CCFM1025在缓解阿尔兹海默症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阿尔兹海默症又称为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学习认知能力下降,逐渐丧失生活自理能力。阿尔兹海默症的临床特点是隐袭起病,进行性加重,发病10-20年因并发症而死亡。阿尔兹海默症患者占所有痴呆患者人数的60-80%,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
关于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机制,目前现代医学有十几种假说,研究较多的主要有胆碱能丢失学说、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学说、氧化应激学说、β淀粉样蛋白毒性学说、炎症因子学说等。阿尔兹海默症最具特征的两大病理学变化是Aβ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细胞内异常磷酸化的Tau蛋白聚集引起的神经原纤维缠结。自1992年以来,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在解释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Aβ被认为是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机制的关键因素,其中Aβ1-42易形成纤维状淀粉样蛋白聚集体,被称为是老年斑的主要成分。
目前,全球约有5000万人饱受阿兹海默症的困扰,而且这一群体的数量预计还将继续增长。但是,阿茨海默症治疗药物的研发进展却一直相当缓慢。当前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免疫疗法以及膳食补充天然提取物治疗等方式。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是到目前为止,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药物。FDA批准用于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的5种药物中除了美金刚属于NMDA受体拮抗药外,其余4种他克林(Tacrine)、多奈哌齐(Donepezil)、加兰他敏(Galanthamine)和卡巴拉汀(Rivastigmine)均属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在临床上,目前FDA批准的5种阿尔兹海默症治疗药物均属于对症治疗药物,影响疾病进程的药物仍处于初步研究阶段。此外,单一药物药效不显著,且神经性药物副作用较大。因此,探索在阿尔兹海默症发病早期进行干预的方法,以延缓疾病进程显得尤为重要,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潜力。
“脑肠轴”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作为肠内细菌与大脑间的双向通信系统,主要通过神经途径、内分泌途径和免疫途径来调节大脑的功能以及行为。随着对“脑肠轴”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益生菌可通过迷走神经、神经免疫系统、神经递质、微生物代谢产物等途径调节肠道菌群组成,从而缓解神经性疾病。临床试验已经证实通过益生菌、益生元以及粪菌移植治疗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组成,有效改善啮齿动物的抑郁、自闭症等神经性疾病。目前,已知可用于防治神经性疾病的“精神益生菌”种类太匮乏;其次,肠道菌群的复杂性以及研究方法上的困难性,对于肠道菌群的临床研究较少,其参与机体代谢以及相互作用的机制尚未明确;因此,筛选出一种能够介导肠道菌群缓解阿尔兹海默症的益生菌,并深入挖掘其功能,开发更高保健价值的益生菌产品显得十分重要。此外,精神益生菌的开发也将为通过膳食干预缓解阿尔兹海默症开辟出新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短双歧杆菌CCFM102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缓解认知障碍、延缓阿尔兹海默症进程包括但不限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7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