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相噪特性的干扰源个体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9503.X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9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董健;刘利民;傅雄军;赵喜;宋瑶;罗彬珅;孟宪鹏;谢民;卢继华;杜慧茜;郎平;秦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7/02 | 分类号: | G01S7/02;G01S7/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性 干扰 个体 识别 方法 | ||
1.一种基于相噪特性的干扰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建立雷达有源干扰信号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得到有源干扰信号;
步骤2、对有源干扰信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干扰信号;
步骤3、对预处理后干扰信号进行首次特征提取和特征降维,得到一次降维后信号;
步骤4、对步骤3得到的一次降维后信号进行分类识别,输出干扰类型;
步骤5、针对欺骗性干扰,提取其相位噪声特性;
步骤6、对相位噪声特性进行二次特征提取和特征降维,得到二次降维后信号;
步骤7、对步骤6得到的二次降维后信号进行分类识别,输出欺骗性干扰的干扰源类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噪特性的干扰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干扰类型包括压制性和欺骗性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相噪特性的干扰源个体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欺骗性干扰源类型为N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50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