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表征合金成分的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9332.0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召跃;曾桥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04 | 分类号: | G01N27/04;G01N23/207;B22C9/06;B22D23/00;C22C1/00;C22C1/02;C22C33/00;C22C3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杨晓莉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表征 合金 成分 晶形 能力 方法 | ||
1.一种高通量表征合金成分的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母合金锭在氩气保护气氛中使用电弧熔炼法熔化为合金液体;
(2)将步骤(1)的合金液体充入等厚不等宽的楔形模具中,使其自然冷却,得到楔形合金板;
(3)将步骤(2)到的楔形合金板用四探针法测量不同位置处电阻值,判断合金板中开始出现晶体的位置;并置于X射线衍射仪中,对楔形合金板不同位置进行X射线衍射测试,进一步确认开始出现晶体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表征合金成分的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腔体内氩气气压为0.8-0.9at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表征合金成分的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熔炼时控制加热电流为110-120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表征合金成分的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楔形模具选用纯铜材质,内开凹槽为等腰三角形,底10±0.05mm,高30±0.05mm,深1或2±0.0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表征合金成分的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楔形模具内壁抛光至光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表征合金成分的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楔形合金板电阻测试时恒定电流值为100-200m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通量表征合金成分的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电阻测试和X射线衍射测试时沿着楔形合金板底边中垂线方向移动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通量表征合金成分的非晶形成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每次移动间距为1.5±0.0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3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自动控制仪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加工用电池塑包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