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收集原状土柱淋溶液和地表径流实验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89202.7 | 申请日: | 2021-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向双;锁才序;吴新卫;孙书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33/24;G01N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金海荣 |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收集 原状 土柱淋 溶液 地表 径流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土壤生态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收集原状土柱淋溶液和地表径流实验的装置。本发明装置包地表径流收集器、过滤网、橡胶管、孔板、漏斗、容器和支架台,通过各构建的搭配连接,可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减少误差,根据不同的草地退化类型,研究不同草地退化类型土壤中物质含量的变化及运移规律。本发明装置可同时收集地表径流和土壤淋溶液,减少淋溶液和地表径流的损失,大大的提高了收集效率,并且操作简单,节约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生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收集原状土柱淋溶液和地表径流实验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和环境资源,在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为植物提供的所需的养分和各种矿质元素。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和人口数量的增涨、虫害、鼠害频发,以及人类对草原的不妥善管理和不合理利用日益剧增,导致草地生态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凸显,草地退化问题严重,威胁当地的经济与生态安全。
草地的退化,使草地植被减少,覆盖率降低,从而导致地表裸露,地表土壤长时间经受水蚀和风蚀,最后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造成严重的养分和水土流失。由于草地植被覆盖率和保水保肥能力降低,所以降雨时土壤中的养分和微量元素会随着水流以地表径流或者淋溶液的形式流走,使得土壤不能提供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导致草地进一步退化。对于原状土地表径流和淋溶液的研究也是现有技术需要改进的难题,诸如专利CN202033343U提供了一种用于模拟土柱淋溶及挥发的简易实验装置,模拟田间实验对土柱淋溶进行研究,但是其智能控制加水量和加水速度,不能严格控制其它条件,并且不能根据不同的场地类型进行调整,使其研究存在局限性。
综上,亟需一种人为模拟降雨后收集原状土地表径流和淋溶液的试验装置可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减少误差,根据不同的草地退化类型,研究不同草地退化类型土壤中物质含量的变化及运移规律。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收集原状土柱淋溶液和地表径流实验的装置,该装置可收集原状土柱淋溶液和地表径流,并且可计算土柱淋溶液和地表径流的速率,以达到对土壤入渗速率的了解。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收集原状土柱淋溶液和地表径流实验的装置,包括地表径流收集器、收集槽、出液管、第二过滤网、橡胶管、孔板、漏斗、固定座、土柱固定器和支架台,所述表径流收集器开口端上设置有U型收集槽,底端安装有第二过滤网,所述U型收集槽与出液管连接,所述出液管与橡胶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漏斗位于孔板正下方,所述孔板位于地表径流收集器的正下方并且固定在固定座内,所述固定座位于土柱固定器内部,所述地表径流收集器镶嵌于支架台的土柱固定器中,所述支架台的固定座外缘是一个圆柱形的土柱固定器,所述土柱固定器下端为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液管与橡胶管的连接处还装有第一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橡胶管另一端与容器连接,所述橡胶管包括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所述容器包括第一容器、第二容器和第三容器,所述第一橡胶管和第二橡胶管分别与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漏斗的喇叭状外缘直径大于固定座下端内径,可以很好的卡在固定座内。
优选的,所述漏斗下方接有第三容器。
优选的,所述地表径流收集器为有机玻璃制成,且收集器与收集槽上端齐平。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道呈U字型,方便收集径流,便于径流流出。
优选的,所述收集器规格为直径30cm,高度10cm,收集槽宽5cm,高5cm;出液管规格为直径2cm,长度5cm,用出口端与橡胶管连接将液体收集到容器中。
优选的,第一过滤网规格为直径5cm,第二过滤网规格为直径30cm,过滤网可以过滤掉液体中体积比较大的物体。
优选的,为了保证强度,便于观察,所述漏斗材质为有机玻璃,漏斗的喇叭状外缘直径为3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2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