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窥镜操作部的弹簧管固定器及其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9004.0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31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阮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5 | 分类号: | A61B1/005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易贤卫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窥镜 操作 弹簧 固定器 及其 安装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操作部的弹簧管固定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弹簧管固定装置,弹簧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导向座、第一连接机构以及第二连接机构,固定导向座上开设有用于插接弹簧管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径与弹簧管外径匹配,第一连接机构设置于固定导向座上用于可拆卸连接固定板,第二连接机构设置于固定导向座上用于与其他的弹簧管固定装置的第二连接机构可拆卸配合连接。本内窥镜操作部的弹簧管固定结构通过取消导筒,并将弹簧管直接焊接到固定导向座上,确保弹簧管与固定导向座之间连接牢固,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脱落;同时采用第二连接机构使两个弹簧管固定结构相互之间快速连接,从而简化装配步骤,提高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窥镜操作部的弹簧管固定器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利用内窥镜进行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操作U/D与R/L旋钮控制弯曲部的方向、角度变换,使插入管进入人体的口腔、喉咙、食管、胃部、十二指肠等部位时更顺畅。在旋钮控制弯曲部的传动结构中,钢丝绳的移动顺滑与否直接影响弯曲部的动作,从而影响整个诊断与治疗过程,因此钢丝绳的导向作用十分重要。弹簧管套住钢丝绳,起到保护钢丝绳的作用,因此弹簧管的固定方向决定了钢丝绳的方向。传统方式为导筒与弹簧管焊接固定后,再将导筒与固定座进行过盈配合,且钢丝绳套在弹簧管内,弹簧管的固定结构起着钢丝绳的导向作用,如图1所示。
此种固定方式使用次数过多后存在导筒从固定座开口槽处脱落的风险,针对此风险目前采用的方式有利用卡板对导筒易脱落方向的进行限制,如图2所示。此种方案虽解决了导筒脱落的风险但装配方式较为繁琐,浪费时间且增加人力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部的弹簧管固定器及其安装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解决导筒脱落问题的方式装配繁琐,浪费时间增加人力成本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部的弹簧管固定器,该内窥镜操作部的弹簧管固定器设置于内窥镜操作部的固定板上,包括:至少一个弹簧管固定装置,弹簧管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导向座、第一连接机构以及第二连接机构,固定导向座上开设有用于插接弹簧管的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径与弹簧管外径匹配,第一连接机构设置于固定导向座上且与固定板可拆卸连接,第二连接机构设置于固定导向座上,用于与其他的弹簧管固定装置的第二连接机构可拆卸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弹簧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与固定导向座一体连接的突出部,突出部上开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内径相同且同轴布置。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机构、第二连接机构以及突出部设置于固定导向座的不同面上。
进一步的,固定导向座为棱柱型结构,第二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机构相邻或相对的侧面上,用于连接相邻或相对布置的弹簧管固定装置。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机构设置于第一连接机构相邻和相对的侧面上,用于连接相邻和相对布置的弹簧管固定装置,设置于第一连接机构相邻侧面或相对侧面上的第二连接机构可采用相同或不同的设置。
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机构为螺纹孔,固定导向座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固定板上。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凸台与沉孔,凸台与沉孔一一对应,使得两个固定导向座通过凸台与沉孔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定位销与插销孔,定位销两端分别插接于两个弹簧管固定结构的插销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操作部的弹簧管固定器的安装方法,该内窥镜操作部的弹簧管固定器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钢丝绳一端与钢丝绳连接件连接,将其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弹簧管内;S2、将所述弹簧管插入到通孔内并与所述固定导向座焊接;S3、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将所述固定导向座与其他所述固定导向座连接;S4、将所述固定导向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车辆动力电池容量预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蓄能太阳能供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