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8519.9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圆暖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01 | 分类号: | C08F2/01;C08F255/02;C08F222/06;C08F212/08;C08F283/06;C08F22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7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聚合物 反应 挤出 接枝 改性 极性 单体 方法 | ||
1.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十段加热筒的三螺杆挤出机实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接枝改性极性单体;将所述极性单体、引发剂、接枝促进剂、润滑剂和抗氧剂组成的混合物分成多份,第一份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混合后加入到三螺杆机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将剩余多份原料混合物按相同的时间间隔加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平分为质量相等的4份,每一份反应0.5~2.5min后间隔1.5~3.5h加入下一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螺杆挤出机第一段温度为50~100℃,第二段的温度为80~150℃,第三段的温度为100~200℃,第四段至第十段温度为150~280℃;螺杆转速为150~38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螺杆挤出机第一段温度为80~95℃,第二段的温度为100~120℃,第三段的温度为130~180℃,第四段至第十段温度为200~250℃;螺杆转速为200~280r/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螺杆挤出机第一段温度为90℃,第二段的温度为115℃,第三段的温度为155℃,第四段至第十段温度为220℃;螺杆转速为255r/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PP、PE、EVA、POE、PPO、SEBS;所述极性单体为MAH、GMA;所述引发剂为DCP、双25;所述接枝促进剂苯乙烯或PP,润滑剂为PE蜡、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锌,抗氧剂为抗氧剂168或抗氧剂10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枝改性反应用各原料重量份数分别为:高分子聚合物100~150份,极性单体1.0~4.5份,引发剂0.03~0.5份,接枝促进剂0.10~0.20份,润滑剂0.05~0.10份,抗氧剂0.05~0.15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枝改性反应用各原料重量份数分别为:高分子聚合物115~135份,极性单体2.0~3.5份,引发剂0.15~0.35份,接枝促进剂0.15~0.20份,润滑剂0.05~0.08份,抗氧剂0.10~0.15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枝改性反应用各原料重量份数分别为:高分子聚合物125份,极性单体2.8份,引发剂0.26份,接枝促进剂0.17份,润滑剂0.06份,抗氧剂0.13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反应挤出接枝改性极性单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极性单体2.8份、引发剂0.26份、接枝促进剂0.17份、润滑剂0.06份和抗氧剂0.13份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均匀,然后平分为质量相等的4份,备用;
(2)设置三螺杆挤出机第一段温度为90℃,第二段的温度为115℃,第三段的温度为155℃,第四段至第十段温度为220℃;螺杆转速为255r/min;
(3)第一份混合物和所述高分子聚合物125份混合后加入到三螺杆机中,反应0.5~2.5min,反应结束后间隔1.5~3.5h加入第二份混合物,按照上述方法分别加入第三份混合物和第四份混合物,反应结束后得到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圆暖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圆暖高分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51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