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术后康复用理疗床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8512.7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8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02 | 分类号: | A61G13/02;A61G13/10;A61G7/05;A61G7/005;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术后 康复 理疗 | ||
1.一种多功能术后康复用理疗床,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2),所述床板(1)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挡板(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3),所述第一挡板(2)的顶部设置有按摩结构(4),所述按摩结构(4)包括支撑架(41),所述支撑架(41)的底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挡板(2)的顶部,所述支撑架(41)内壁的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2),所述第一转动杆(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43),所述活动板(4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4),所述固定框(44)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杆(45),两个所述固定杆(45)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防脱块(46),两个所述固定杆(45)的外表面之间滑动连接有滑动板(47),所述滑动板(47)的右侧与两个所述防脱块(46)之间均设置有压缩弹簧(48),所述滑动板(4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环(49),所述滑动板(47)上设置有若干个按摩滚轮(410);还包括移动底座(13),所述移动底座(13)内壁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4),两个所述电动伸缩杆(14)的顶端均固定于所述床板(1)的底部,所述活动板(43)的右侧开设有卡槽(5),所述支撑架(41)的右侧设置有固定结构(6),所述固定结构(6)包括安装槽(61),所述安装槽(6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滑动连接有卡块(62),所述卡块(62)的左侧依次贯穿所述安装槽(61)和所述支撑架(41)并延伸至所述支撑架(41)的内部,所述卡块(6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操作杆(63),所述操作杆(63)的外表面套设有复位弹簧(64),所述操作杆(63)的一端贯穿所述安装槽(61)并延伸至所述安装槽(61)的外部;所述第二挡板(3)的水平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挡板(2)的水平宽度,所述床板(1)内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箱体(7),所述箱体(7)内壁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8),所述驱动电机(8)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9),所述第二转动杆(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绕线轮(10),所述绕线轮(10)的外表面缠绕有金属绳(11),所述金属绳(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12),所述箱体(7)的左侧设置有开口槽;所述驱动电机(8)包括内部定子(81)、内部转子(82)和绕线槽(83),所述内部定子(81)设置在壳体(80)内,所述内部定子(81)一侧设置有所述内部转子(82),所述内部转子(82)上部设置有所述绕线槽(83),所述内部转子(82)内侧设置有输出轴(814),所述输出轴(814)上设置有电刷(84),所述电刷(84)一侧设置有固定轴承(85),所述固定轴承(85)一侧设置有隔离层(86),所述隔离层(86)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87),所述散热风扇(87)一侧设置有固定盖(88),所述固定盖(88)一侧设置有成型风扇罩(89),所述壳体(80)一侧设置有端盖(810),所述端盖(810)一侧设置有端部方形法兰(811),所述端部方形法兰(811)上设置有法兰孔(812),所述壳体(80)顶部设置有接电箱(813),所述接电箱(813)与所述电刷(84)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电刷(84)与所述内部转子(82)通过导线连接;通过手动向前翻转活动板(43)使得固定框(44)向前翻转,随后手动拉动操作杆(63)使得卡块(62)向右移动,进而挤压复位弹簧(64),待活动板(43)放平后,放开操作杆(63),复位弹簧(64)由于自身弹性力复位,带动卡块(62)向左移动,进而卡入到卡槽(5)的内部,进而使得活动板(43)固定,使得固定框(44)翻转到正面,此时按摩滚轮(410)朝下与患者的身体进行接触;通过驱动电机(8)的启动,带动第二转动杆(9)旋转,进而使得绕线轮(10)旋转,使得金属绳(11)进行放线,随后将挂钩(12)挂在固定环(49)上,通过驱动电机(8)的反向旋转,间接使得金属绳(11)收线,从而使得固定环(49)向右移动,带动滑动板(47)向右移动,挤压压缩弹簧(48),随后驱动电机(8)再次正转,间接使得金属绳(11)放线,压缩弹簧(48)由于自身弹性力复位,带动滑动板(47)向左移动,从而使得滑动板(47)向右或者向左往复运动,间接使得按摩滚轮(410)向右或者向左往复运动,对患者进行按摩;在驱动电机(8)的控制端还安装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包括型号为HPB10-4HC的芯片IC,所述芯片IC的第一引脚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二极管D2的正极分别连接信号输入端V1、二极管D1的正极、三极管D9的发射极、电容C1的一端、电阻R1的一端、二极管D3的负极、电阻R3的一端、三极管D11的集电极和二极管D4的负极,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二引脚,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三引脚,三极管D9的基极连接芯片IC的第四引脚,三极管D9的集电极分别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电阻R2的一端、二极管D5的正极、电容C4的一端、三极管D12的集电极、二极管D6的正极、电阻R5的一端、发光二极管D8的正极和信号输出端V2;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五引脚,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电容C3的一端和三极管D10的基极,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六引脚,三极管D10的集电极连接芯片IC的第七引脚,三极管D10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C2的一端和三极管D11的基极,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芯片IC的第八引脚,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电阻R4的一端和三极管D11的发射极,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二极管D3的正极、电阻R3的另一端、二极管D4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三极管D12的发射极和二极管D7的负极,二极管D7的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D8的负极,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D12的基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术后康复用理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定子(81)镶嵌在所述壳体(80)内,所述绕线槽(83)成型于所述内部转子(82)上,所述输出轴(814)通过花键连接在所述绕线槽(83)上;所述电刷(84)通过螺钉连接在所述隔离层(86)和所述端盖(810)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未经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51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