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温介质管路系统的快速预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8461.8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4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边东伟;杜永清;牛晓辙;程树伟;孙志强;吴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D1/04 | 分类号: | F17D1/04;F17D3/01;F17D5/00;F17C5/04;F17C1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史晓丽 |
地址: | 7101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介质 管路 系统 快速 预冷 方法 | ||
1.一种低温介质管路系统的快速预冷方法,所述低温介质管路系统包括:低温容器(1)、低温管路(2)和预冷排放管路(3);
所述低温容器(1)顶部设有排气阀(4),底部设有注入孔(5)和输出阀(6),输出阀(6)与低温管路(2)输入口相连;所述低温管路(2)上设有质量流量计(7),低温管路(2)输出口设有被试件连接口(10),低温管路(2)上连接有预冷排放管路(3),预冷排放管路(3)上靠近输入口设有压力传感器(8)和温度传感器(9),输出口设有预冷流调阀(11);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向低温容器内注入低温介质
打开排气阀(4),通过注入孔(5)向低温容器(1)内注入占容器体积90%低温介质后,关闭排气阀(4);
步骤2):采用高压小流量模式进行前期预冷
打开并调整输出阀(6)和预冷流调阀(11),使低温介质管路系统以高压小流量模式开始工作;
所述高压小流量模式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压力值大于0.8Mpa,且小于3Mpa;
B、低温管路(2)的流速小于等于0.1m/s;
C、温度传感器(9)监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温度持续降低;
步骤3):第一次模式切换
当温度传感器(9)监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温度在-10~-50℃之间,若此时压力传感器(8)监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压力值小于等于0.8Mpa,则开始执行步骤4),否则打开并调整排气阀(4),至压力传感器(8)监测到的压力值小于等于0.8Mpa后关闭排气阀(4),然后开始执行步骤4);
步骤4):采用低压大流量模式进行中期预冷
保持输出阀(6)开度不变,逐渐增大预冷流调阀(11)开度,使低温介质管路系统以低压大流量模式开始工作;
所述低压大流量模式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压力值小于等于0.8Mpa;
B、低温管路(2)的流速大于0.1m/s;
C、温度传感器(9)监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温度持续降低;
步骤5):第二次模式切换
定义预冷排放管路(3)的温度下降速度等于0.2℃/min时的温度值为预设目标值;
当温度传感器(9)监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温度降低至预设目标值以上20℃~40℃,开始执行步骤6);
步骤6):采用低压小流量进行后期预冷
保持输出阀(6)开度不变,逐渐减小预冷流调阀(11)开度,使低温介质管路系统以低压小流量模式开始工作;
所述低压小流量模式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A、压力传感器(8)检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压力值小于等于0.8Mpa;
B、低温管路(2)的流速小于等于0.1m/s;
C、温度传感器(9)监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温度下降速度持续减小;
直至温度传感器(9)监测到预冷排放管路(3)的温度下降速度小于0.2℃/min,预冷结束,所述被试件连接口(10)连接被测试件进行测试,之后保持预冷流调阀(11)开度不变。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低温介质管路系统的快速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管路(2)和预冷排放管路(3)外表面裹覆有保冷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低温介质管路系统的快速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步骤4)和步骤6)中,所述低温管路(2)的流速由计算得出,式中m为质量流量计(7)检测到的低温介质质量流量,ρ为低温介质密度,d为低温管路(2)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温介质管路系统的快速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介质是常压沸点低于-50℃的低温介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介质管路系统的快速预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预设目标值通过传热学计算或调试方式获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46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金属和染料双重吸附的超滤膜及其制法
- 下一篇:一种光罩曝光显影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