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灌注桩钻孔施工用孔底沉渣清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7992.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8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丰;胡海经;沈亮;王玮;袁勇;邹亚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机械工业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6 | 分类号: | E21B21/06;E21B21/08;E21B21/10;G01N1/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协众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0 | 代理人: | 刘斌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钻孔 施工 用孔底 沉渣 清理 设备 | ||
1.一种灌注桩钻孔施工用孔底沉渣清理设备,包括罐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00)内从上到下横向设置有隔板一(101)和隔板二(102),所述隔板一(101)和隔板二(102)将罐体(100)内部分为上下排列的料仓(103)、泥浆仓(104)和排浆仓(105),所述料仓(103)中部设置有电机箱(106),所述电机箱(106)内设置有搅拌电机(107),所述料仓(103)内围绕电机箱(106)一周设置有若干隔板三(108),所述隔板三(108)将料仓(103)分为分类料仓(1031),所述泥浆仓(104)内设置有与搅拌电机(107)配合的搅拌过滤机构(109),所述排浆仓(105)内设有循环排放机构(110),所述罐体(100)外设置有泥浆采样机构(111),所述泥浆仓(104)两侧连通水管(112)和泥管(113),所述水管(112)和泥管(113)上分别连接有水阀(115)和泥阀(116),所述罐体(100)外部设置有控制器(114),所述搅拌电机(107)、水阀(115)和泥阀(116)分别与控制器(114)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钻孔施工用孔底沉渣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过滤机构(109)包括搅拌轴(1091)、若干长短不一的搅拌杆(1092)和与泥管(113)配合的过滤筒(1093),所述搅拌轴(1091)的上端贯穿隔板一(101)与搅拌电机(107)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搅拌轴(1091)的下部与隔板二(102)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1092)对称分布在搅拌轴(1091)的外侧,所述过滤筒(1093)设置在泥浆仓(104)内对应泥管(113)的位置的内壁上,所述过滤筒(1093)底部为镂空结构,所述过滤筒(1093)左侧与泥管(113)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钻孔施工用孔底沉渣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料仓(1031)的底部连通有加料管(117),所述加料管(117)贯穿隔板一(101)延伸到泥浆仓(104)内,所述加料管(117)上靠近分类料仓(1031)的一侧连接有流量计(118),所述加料管(117)位于隔板一(101)下侧一端连接有加料阀(119),所述加料阀(119)和流量计(118)与控制器(114)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灌注桩钻孔施工用孔底沉渣清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排放机构(110)包括排浆泵(1101)、进浆管(1102)、出浆管(1103)、连接管(1104)、循环箱(1105)、循环泵(1106)、外循环管(1107)和内循环管(1108),所述循环泵(1106)设置在罐体(100)外侧,所述进浆管(1102)上端贯穿隔板二(102)延伸至泥浆仓(104)内,所述进浆管(1102)的底部与排浆泵(1101)连通,所述出浆管(1103)贯穿罐体(100)延伸至罐体(100)外侧,所述排浆泵(1101)和循环箱(1105)之间通过连接管(1104)连接,所述内循环管(1108)的上端贯穿隔板二(102)延伸至泥浆仓(104)内,所述内循环管(1108)的底部与循环箱(1105)连通,所述循环箱(1105)的右端与外循环管(1107)连通,所述外循环管(1107)的上端与泥管(113)连通,所述外循环管(1107)的下端与循环泵(1106)连接,所述循环泵(1106)的左端连通有短管,所述短管贯穿入罐体(100)与循环箱(1105)连通,所述进浆管(1102)上连接有液阀一(120),所述内循环管(1108)上连接有液阀二(121),所述外循环管(1107)上连接有液阀三(122),所述液阀一(120)、液阀二(121)、液阀三(122)、排浆泵(1101)和循环泵(1106)分别与控制器(114)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机械工业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机械工业第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99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