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德谷胰岛素的缓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7907.5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06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徐秋;王玮;尹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汉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47/62 | 分类号: | A61K47/62;A61K38/28;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德 胰岛素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德谷胰岛素的缓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药制剂领域,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缓释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德谷胰岛素和缓释药用载体明胶、防腐剂、等渗调节剂和稳定剂。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优点:通过加入明胶,控制活性成分德谷胰岛素与明胶的比例,增加了药物稳定性,在2‑8℃低温保存6个月,含量无显著性变化;同时加入的明胶能够通过控制药物释放速度,延长有效血药浓度时间,长达72~90h,提高至原来的1.5倍及以上,大大提高了患者用药便利性和依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德谷胰岛素的缓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德谷胰岛素属于基础胰岛素类似物,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为38-42小时左右,可以在每天任何时间皮下注射给药,每日一次,是新一代超长效胰岛素,具有持久、平稳、长期降血糖等特点。德谷胰岛素的氨基酸序列与人胰岛素保持着很高的同源性,大大降低了药物的过敏反应,还有利于控制高血糖和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德谷胰岛素不良反应轻微,是目前是疗效较好的长效制剂,常与门冬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合用。
目前现有技术CN1120019C实施例V公开的处方为:德谷胰岛素、苯酚、磷酸钠、锌和可变用量的氯化钠和甘露醇,制备方法如下:含0.6mM德谷胰岛素,1.5或4.0mg/ml苯酚,5mM磷酸钠,13.1μg/mlZn,和可变用量的氯化钠和甘露醇的溶液得到制备。实施例VI公开的处方为:德谷胰岛素、苯酚、间甲苯酚、甘油或甘露醇、锌、磷酸钠,制备方法如下:含0.6mM德谷胰岛素,1.5mg/ml苯酚和1.72mg/ml间-甲苯酚,16mg/ml甘油或36mg/ml甘露醇,13.1μg/mlZn,7mM磷酸钠,和可变用量的氯化钠的溶液制备得到,将PH调节到7.5。
现有技术CN107029212A公开将0.6mmol德谷胰岛素溶解在300ml水中,并与500ml的含有16mmol苯酚、16mmol间甲酚和213mmol甘油的水性溶液混合。调节pH至7.40,在以中等速度搅拌的同时,通过使用蠕动泵来连续加入50ml 0.01M醋酸锌。在大约30分钟内完成加入。加入醋酸锌后,加入注射用水至950ml,调节pH至7.60,并最终加水至终体积为1升。
现有技术CN105188736A公开了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包括德谷胰岛素)具有至少30小时、至少36小时、至少42小时、至少48小时、给予后24-48小时之间、给予后30-48小时之间、给予后36-48小时之间、给予后24-42小时之间、给予后24-36小时之间、给予后30-42小时之间或者给予后30-36小时之间的胰岛素作用。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德谷胰岛素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时间为38-42小时左右,每日给药一次,但由于糖尿病属于慢性病,需要长期给药,因此每日给药一次会带来诸多不便,比如短期出差,有时候会忘记携带药品;另外经常注射给药,会导致腹部、大腿等局部皮肤出现变硬、脂肪增生等现象,导致患者依从性变低。现有技术均未公开超过一天给药一次的更长效的德谷胰岛素及其制剂产品。因此,如何解决这些技术问题,以提高患者用药的便携性和依从性,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含有德谷胰岛素的缓释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德谷胰岛素注射剂每天给药一次导致给药不便,患者用药依从性低等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目的之一提供了一种缓释药物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德谷胰岛素和缓释药用载体明胶、防腐剂、等渗调节剂和稳定剂。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德谷胰岛素和明胶的质量比为1:1~1:20,进一步优选为1:5~1:10,最优选为1:8。明胶加入量太大,溶液浓度粘度较大,不容易注射。明胶加入量太低,缓释效果不好,持续时间短。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明胶的分子量为5~20kDa。可能的作用机理是特定分子量的明胶与德谷胰岛素通过特定化学健相互作用形成凝胶型大分子结构,从而延缓了药物进入血液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汉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汉欣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