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气套管结构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回路及试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7468.8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5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张军六;闫琳;丛林;孙昌雯;李国栋;李冉;夏彦;孙乃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R31/72 | 分类号: | G01R31/72;G01R31/6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景誉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13 | 代理人: | 郑景华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套管 结构 变压器 绕组 变形 试验 回路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油气套管结构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回路及试验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变压器、GIS气室、控制单元、绕组变形测试仪,变压器上设置有高压套管和中性点套管,GIS气室通过高压套管与变压器连接;控制单元的一端与绕组变形测试仪串接,控制单元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三接线柱和中性点套管相连,本发明通过利用隔离刀闸与接地刀闸,解决了因交接、预防试验导致GIS密封组件气室破坏而产生的密封不严,受潮、老化等设备问题,提高了试验效率,并且通过校正后的变压器幅频响应曲线与基建阶段变压器幅频响应曲线在低、中、高频段分别进行做差比较,根据绕组变形特征值,综合判断变压器变形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油气套管结构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回路及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改扩建空间有限以及特殊环境要求的变电站、发电厂,变压器通过油气套管与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直接相连,该类变压器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行维护工作量小、可靠性高等突出优点,广泛运用在电力系统。
变压器在运输、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绕组变形,绕组变形是指在电动力和机械力的作用下,绕组的尺寸或形状发生不可逆的变化,它是导致变压器发生损坏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变压器交接和预防试验中,绕组变形试验占据很重要地位,特别是受短路冲击后的变压器应立即进行绕组变形测试,以确保变压器的安全稳定运行。但油气套管结构的变压器高压套管与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直接相连,涉及变压器高压侧的绕组变形测试需要拆开相连接的油气套管,试验完毕后再恢复气室。整个过程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还会在回装过程中造成密封不严或微水超标等情况,从而导致设备损坏。除此之外,涉及变压器高压侧的其它交接试验以及预防性试验难以开展,对油气套管结构的变压器运行维护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油气套管结构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回路及试验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为了最大限度减少拆卸气室次数,本发明利用气体绝缘组合电器内部与油气套管直接相连的隔离刀闸、接地刀闸进行绕组变形试验,此方法无需打开组合电器内部的导电连杆,且控制单元可以排除隔离刀闸和接地刀闸的影响。通过校正后的变压器幅频响应曲线与基建阶段变压器幅频响应曲线在低、中、高频段分别做差比较,再根据绕组变形特征值,综合判断变压器变形情况;
油气套管结构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回路,包括:变压器、GIS气室、控制单元、绕组变形测试仪和接地连片,所述变压器上设置有高压套管和中性点套管,所述GIS气室通过高压套管与所述变压器连接;所述GIS气室包括:导电连杆、隔离刀闸、接地刀闸和断路器,所述隔离刀闸一端通过第一接线柱与导电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隔离刀闸的另一端与断路器相串接,所述导电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接线柱与高压套管相连,所述接地刀闸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刀闸和所述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所述接地刀闸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接线柱与接地连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地连片的另一端接地;所述控制单元的一端与绕组变形测试仪串接,所述控制单元的另一端通过导线与第三接线柱和中性点套管相连。
优选的,所述接地连片通过第四接线柱与接地端子连接。
优选的,所述绕组变形测试仪与控制单元通过同轴线缆串接。
上述油气套管结构的变压器绕组变形试验回路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如图2所示,变压器基建阶段时,导电连杆所在的GIS气室没有封闭,变压器上设置有高压套管和中性点套管,导电连杆的一端通过第二接线柱与高压套管连接,导电连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一接线柱和隔离刀闸连接,导电连杆处于断开状态,隔离刀闸的另一端与断路器串接,接地刀闸的一端与隔离刀闸和断路器的连接点相连,接地刀闸的另一端通过第三接线柱与接地连片的一端连接,所述接地连片的另一端接地,绕组变形测试仪通过导线分别与第二接线柱和中性点套管相连,得到变压器幅频响应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