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腹壁内外联合夹持的腹腔引流管固定组件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7201.9 | 申请日: | 2021-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94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李帅;陈彦宇;谭智仁;李熠;曾奕珂;王敏璐;冯籽言;刘睿夕;佘朝民;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00;G09B23/28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刘政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壁 内外 联合 夹持 腹腔 引流 固定 组件 方法 | ||
1.腹壁内外联合夹持的腹腔引流管固定组件,包括引流管;引流管为硅胶引流管;其特征是:其还包括硬质套管、柔性套筒、内锁定环和外锁定环;
硬质套管一端设有卡扣,另一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滑道,滑道内设有与滑道连通的卡口,硬质套管在靠近卡扣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台阶,硬质套管套装在引流管上,并通过操作卡扣而在锁定状态或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当处于锁定状态时,硬质套管通过卡扣箍紧引流管,当处于解锁状态时,硬质套管与引流管可相对滑动;
柔性套筒上设有多个轴向延伸的腰形孔,柔性套筒在相邻腰形孔之间形成条形瓣,柔性套筒活套在硬质套管上,其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的端部与硬质套管的定位台阶相抵;
内锁定环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外圆面上设有外螺纹,其内孔中设有向径向内侧伸出的凸齿,内锁定环通过内孔活套在硬质套管上,其端部与柔性套筒第二端的端部相抵,其凸齿伸入硬质套管的滑道内或伸入卡口内;当内锁定环的凸齿伸入硬质套管的滑道时,内锁定环的周向转动被限定,当内锁定环的凸齿伸入硬质套管的卡口时,内锁定环的轴向移动被限定;
外锁定环呈两端开口的套筒形,其一端设有径向伸出的环形飞边,其内孔中设有与内锁定环的外螺纹旋配的内螺纹,外锁定环通过内螺纹螺纹连接在内锁定环的外螺纹上,其设置环形飞边的一端相对靠近柔性套筒的第一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壁内外联合夹持的腹腔引流管固定组件,其特征是:内锁定环内孔中设有多个凸齿,所有的凸齿沿内锁定环的轴向间隔布置;相应的,硬质套管上的卡口数量与凸齿数量一致,每个卡口对应一个凸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壁内外联合夹持的腹腔引流管固定组件,其特征是:柔性套筒的腰形孔的数量为四个,相应的,条形瓣的数量为四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腹壁内外联合夹持的腹腔引流管固定组件,其特征是:硬质套管及卡扣上的各处均无尖锐棱角。
5.一种腹腔引流管置管和拔管训练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腹壁内外联合夹持的腹腔引流管固定组件;其特征是:该训练方法的作用对象为人体腹部模型;人体腹部模型设置了人体腹部的躯干和位于躯干外部的表皮,躯干与表皮之间设有腹腔,表皮上设置有供腹腔引流管进出腹腔的切口,表皮采用可修复材料制作;
置管训练方法如下:
S01、将硬质套管套装在引流管上,并确保设置卡扣的一端相对靠近引流管的进液端,再锁定卡扣,使硬质套管通过卡扣箍紧引流管;
S02、将柔性套筒套装在硬质套管上,并确保柔性套筒第一端的端部与硬质套管的定位台阶相抵;
S03、用无齿镊引导引流管沿表皮上的切口送入腹腔内,当柔性套筒另一端仅剩2-4cm露在表皮外时,引流管停止向内输送;
S04、将内锁定环套装在硬质套管上,并确保端部与柔性套筒第二端的端部相抵,再将外锁定环螺纹连接在内锁定环上,并确保外锁定环设置环形飞边的一端相对靠近柔性套筒的第一端;
S05、操作者一手捏住引流管的排液端并向腹腔外轻拉,另一只手持外锁定环并向腹腔内推送,当内锁定环的凸齿推送到滑道与卡口之间时,周向转动内锁定环,使内锁定环的凸齿伸入卡口中,内锁定环的轴向移动即被限定;
本步骤中,外锁定环移动带动内锁定环同步移动,通过内锁定环顶推柔性套筒,使柔性套筒两端之间的距离缩短,进而使柔性套筒上所有的条形瓣逐渐从中部向引流管的径向外侧拱出,并抵住表皮内壁,从而使表皮处在柔性套筒拱出的条形瓣与外锁定环的环形飞边之间;
S06、旋拧外锁定环,使外锁定环的环形飞边抵住腹外壁,即将切口周边的表皮夹紧在柔性套筒拱出的条形瓣与外锁定环的环形飞边之间;
拔管训练方法如下:
S01、将外锁定环从内锁定环上旋下,再周向旋转内锁定环,使内锁定环的凸齿退出到硬质套管的滑道中,然后手持内锁定环沿硬质套管的滑道移动,将内锁定环从硬质套管上卸下;
S02、消毒切口周围的表皮以及外露在表皮外部的一段引流管;
S03、操作者一手捏住柔性套筒的排液端,另一只手向腹腔内轻推引流管,使柔性套筒两端之间的距离拉长,进而使柔性套筒上所有拱出的条形瓣逐渐缩回并贴合到硬质套管的管外壁上;
S04、向表皮外部轻拉引流管,使柔性套筒的第二端从切口露出,再捏住柔性套筒的第二端,将引流管、柔性套筒及硬质套管一同从切口拉出,即完成拔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20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