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光反应塘及污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7165.6 | 申请日: | 2021-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臧爽;李泓姗;熊梦智;陈楚楚;刘双;包金刚;范红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王艳萍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农村 污水处理 光反应 方法 | ||
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光反应塘及污水处理方法,它涉及农村污水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它是要解决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的方法处理的占地面积大、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光反应塘,包括池体、隔水墙、曝气管、曝气泵和太阳能电池;在池体内平行设置隔水墙,形成推流式流水廊道;曝气管与曝气泵连接;太阳能电池与曝气泵连接为曝气泵提供电能;太阳能电池架设在隔水墙上;在池体内种植蛋白核小球藻。处理方法:农村污水进入池体中,沿推流式廊道流动,水力停留8~10天后流出,完成农村污水处理。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悬浮物、COD、NH4+‑N、TN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达到农村污水排放标准,可用于农村污水处理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村污水处理的装置及方法,具体涉及适用于南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基于蛋白和小球藻的光反应塘池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是农村水环境改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严重不足。2020年全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仅为26%,农村生活污水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农村用水大多是生活用水,主要包括厨房污水、卫生间污水和洗涤污水,三者被称为“农村三水”。而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是水量小、时变化系数较大,COD、NH3-N、TP总含量较城市污水相比都较低,几乎为城市的一半,浓度分别为(70-148.0)、(6.0-39.2)、(2.2-4.1)mg/L左右,再加上农村各村之间分布极其分散随机,因此难以集中进行处理。如果强行采用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设备等进行改善,将会花费较高的成本,产生处理性能过剩的情况,造成能源浪费。现有的对农村污水处理的方法有人工湿地法、氧化塘法、高效藻类塘法、A2O工艺法、MBR工艺法。
人工湿地的建造和运行费用便宜,易于维护,技术含量低,可进行有效可靠的废水处理,可缓冲对水力和污染负荷的冲击。但是人工湿地占地面积大,易受病虫害影响,常由于设计不当,使出水达不到设计要求或不能达标排放,有的人工湿地反而成了污染源。
氧化塘法对农村污水的处理成本低,稳定塘的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处理耗能低,运行维护方便,抗冲击负荷强,可以因地制宜。但是占地面积大,处理的效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可能产生臭味滋生蚊蝇,不宜建在居民区的附近。
高效藻类塘法的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建设容易,维护简便,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bod5,氨氮和病原体去除效率高,但是该方法仍以天然藻类为主,藻类的生物量增长受限。而且高效藻类塘也容易受到温度和光照等外界环境影响,其内的溶解氧和pH也不容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的方法处理的占地面积大、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光反应塘及污水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光反应塘,包括池体1、至少一道隔水墙2、至少一根曝气管3、至少一个曝气泵4、太阳能电池5;
在池体1内平行设置隔水墙2,形成推流式流水廊道,在池体1的一端设置进水口1-1,在另一端设置出水口1-2;曝气管3设置在池底,曝气管3与隔水墙2垂直,曝气管3与曝气泵4连接;太阳能电池5与曝气泵4连接为曝气泵4提供电能;太阳能电池5架设在隔水墙2上;在池体1内种植蛋白核小球藻。
更进一步地,池体1的深度为50~60厘米。便于光照透过,利于小球藻的生长。
更进一步地,隔水墙2为4~8道;
更进一步地,曝气管3为4~8根,相邻两根曝气管3的间距为0.5~1m,曝气管上的曝气孔呈45度向下开孔;这种设置可以使溶液充分混合,防止蛋白核小球藻沉淀;
更进一步地,用于农村污水处理的光反应塘,还包括滤布滤池6,出水口1-2与滤布滤池6连接。用于收集蛋白核小球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7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