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井通风防爆井盖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6973.0 | 申请日: | 2021-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4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田丰;翟军存;王子祥;吴宝峰;蔡贵平;李永超;刘统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6 | 分类号: | E21F1/16 |
代理公司: | 青岛锦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83 | 代理人: | 黄钰 |
地址: | 016200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通风 防爆 井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矿井通风防爆井盖,涉及矿山装备技术领域。该矿井通风防爆井盖,包括外井盖、内井盖、第一滑杆、第一弹性件、支撑杆、滑套、第二滑杆、第二弹性件、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限位套、限位舌、滑轮支架、第三定滑轮、第一绳索、第二绳索和配重块。本发明的矿井通风防爆井盖,在正常运行状态时,实现外井盖与井口的密闭;在煤矿井下发生爆炸时,实现外井盖、内井盖的缓冲,避免外井盖损坏,且使高压气浪从井口排放出;在爆炸结束后,外井盖重新密封在井口上;在反风时,保持外井盖与井口的密闭;在通风机发生故障时,使外井盖快速开启,在自然风压下实现矿井的自然通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山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矿井通风防爆井盖。
背景技术
煤矿的回风立井井口安装防爆井盖,在正常运行状态时,防爆井盖与井口密闭,在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等爆炸时,爆炸产生的高压气浪将防爆井盖冲击打开,从而避免高压气浪冲击破坏通风机,在爆炸结束后,将防爆井盖重新密封在井口上,使通风机继续正常运行,确保井下的通风正常运行。目前的防爆井盖,在发生爆炸后,防爆井盖被高压气浪冲击到井口较远位置,将防爆井盖重新复位密封在井口上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更有甚者,防爆井盖被高压气浪冲击损坏,更不能及时实现井口的密闭,这严重影响了矿井的通风安全。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生产矿井主要通风机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在10min内改变巷道中的风量方向”。目前煤矿一般配备多块金属压板,在正常运行状态时,金属压板位于于防爆井盖的旁边,在反风时,将金属压板压紧在防爆井盖的压紧槽内,并用螺栓紧固固定。在没有任何准备的特殊情况下,假设井下进风巷道某个位置出现火灾险情,需要进行矿井反风。这时候因为没有任何准备,通风机司机无法在10min内完成防爆井盖的压紧和风机反转操作,更无法满足10min内改变巷道中风流方向的要求,影响矿井的安全。
此外,在通风机发生故障时,防爆井盖能够快速开启,确保在自然风压下实现矿井的自然通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井通风防爆井盖,实现正常运行状态时防爆井盖与井口的密闭,在爆炸时防爆井盖的缓冲且避免防爆井盖损坏,在爆炸结束后防爆井盖的及时复位,在反风时防爆井盖保持与井口的密闭,在通风机发生故障时防爆井盖的快速开启。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矿井通风防爆井盖,包括外井盖、内井盖、第一滑杆、第一弹性件、支撑杆、滑套、第二滑杆、第二弹性件、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限位套、限位舌、滑轮支架、第三定滑轮、第一绳索、第二绳索和配重块;
所述外井盖的内部设置内井盖,外井盖与内井盖之间留有空间,所述外井盖覆盖于井口上,所述内井盖不与井口接触;
所述内井盖上方的中央位置设置第一滑杆,所述外井盖的中央位置设置开设第一滑孔,第一滑杆穿过第一滑孔且第一滑杆滑动连接第一滑孔,所述第一滑杆的上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位于外井盖的上表面,外井盖下方和内井盖上方之间设置第一弹性件,内井盖靠近外井盖时第一弹性件被挤压实现二者间的缓冲,外井盖上于第一滑孔的位置设置有密封件;
所述第一滑杆的上端连接多根支撑杆,支撑杆向四周延伸,多根支撑杆沿圆周方向等间距布置,支撑杆的末端设置滑套,井口的四周等间距布置与滑套数量相同的第二滑杆,所述外井盖的边沿位置开设与第二滑杆位置对应的第二滑孔,第二滑杆穿过第二滑孔且第二滑杆滑动连接第二滑孔,所述滑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杆上,第二滑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滑套靠近第二滑杆的上端时第二弹性件被挤压实现二者间的缓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69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泥多级干燥系统及其干燥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双组分复合单丝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