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火棘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6597.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6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马占林;黄文国;王媛;冯秋红;郑晓琼;黄灿;周戟;罗慧;毕艳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英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Q19/02;A61Q19/08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棘果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棘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酶解;取火棘果,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得酶解混合物;(2)醇提;向所述酶解混合物加入乙醇提取,过滤,浓缩,得乙醇提取物;(3)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将所述乙醇提取物上样于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收集解析液;(4)干燥;将所述解析液进行浓缩、干燥,即得。本发明的优点是:能有效将火棘果中的黄酮提取出来且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得到具有抗氧化、提亮和美白的作用的火棘果提取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火棘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人类对自我形象的关注及对美的追求使得化妆品的需求量日趋增加,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化妆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绿色天然”是当前化妆品的关注焦点。安全有效的天然植物化妆品原料在化妆品市场中具有良好的竞争优势。
皮肤白皙是广大东方女性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由于环境污染、紫外线伤害、工作压力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皮肤色素沉着、黄褐斑、皮肤衰老等问题的出现。传统的美白剂(如氢醌、汞及其化合物、α–熊果苷)具有较好的美白效果,但因其具有细胞毒性、刺激性、致敏性等不良反应,目前已被禁用或限用于化妆品中。近年来含有天然来源的植物提取物类成分的化妆品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仍然存在活性成分含量低、功效不明显等问题。
人体肤色深浅主要取决于黑素含量和分布,黑素由皮肤基底层黑素细胞合成,随后转移到基底细胞中,随着表皮细胞的移行被带到表皮全层,最后随角化细胞的脱落而脱失。黑素虽然能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但是过度累积易导致皮肤暗黄、色斑的出现,严重影响面部健康和美观。目前研究认为皮肤美白可通过以下机制实现:①抑制酪氨酸酶、多巴等黑素合成相关媒介的活性;②抑制黑素细胞增殖和黑素生成;③抑制黑素细胞向皮肤表层的转移;④抵御紫外线、氧自由基等外界因素对皮肤的伤害。
火棘属,包括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全缘火棘Pyracanthaatalantioides、台湾火棘Pyracantha koidzumii、细圆齿火棘Pyracantha crenulata、窄叶火棘Pyracantha angustifolia、澜沧火棘Pyracantha inermis、密花火棘Pyracanthadensiflora、薄叶火棘Pyracantha rogersiana、澜沧江火棘Pyracantha mekongensis和异型叶火棘Pyracantha heterophylla。
火棘,又名火把果、救兵粮、救命粮、红子等,为蔷薇科火棘Pyracantha属火棘P.fortuneana植物的果实,果实、根、叶均可入药,是一种集药用、食用及观赏价值于一身的多用途花果植物,最早收载于本草学专著《滇南本草》(明·兰茂著),味甘、酸,性平,可消积止痢,活血止血,用于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小儿疳积、崩漏,白带,产后腹痛等病症的治疗。现代研究表明,火棘果富含黄酮类、多酚类、糖类、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具有显著抗氧化、抗肿瘤、延缓衰老、保肝护胃等多重作用,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均有较大的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对火棘果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火棘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将火棘果中的黄酮成分进行提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火棘果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酶解;取火棘果,加入复合酶进行酶解,得酶解混合物;
(2)醇提;向所述酶解混合物加入乙醇提取,过滤,浓缩,得乙醇提取物;
(3)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将所述乙醇提取物上样于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纯化,收集解析液;
(4)干燥;将所述解析液进行浓缩、干燥,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英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英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65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