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心耳夹闭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6130.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7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胡梦思;陈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梦思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12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500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心耳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心耳夹闭系统,包括心耳夹锁定线、操作手柄、输送杆、心耳夹外套管和心耳夹;心耳夹为一个弯折状的弹性结构,包括弯折部和两个侧臂,两个侧臂一端与弯折部相连,另外一端开孔;操作手柄的一侧固定线夹,相对的另一侧与输送杆一端相连,输送杆另一端与心耳夹的弯折部相连;心耳夹外套管,其一端套装在输送杆外,另一端套装在心耳夹的弯折部;通过抽拉心耳夹外套管,可实现心耳夹两个侧壁的闭合和张开;心耳夹锁定线包括两根,两根心耳夹锁定线的一端由线夹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操作手柄、输送杆、心耳夹的两侧臂,与导向磁铁相连;导向磁铁和心耳夹锁定线在外力作用下可穿过侧臂端部的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医疗器械,该医疗器械是一种可植入人体的心耳夹闭系统。
背景技术
房颤(AF)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病症,其症状表现为不规律的心脏搏动。非瓣膜性房颤是房颤中的一种高发类型。房颤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0.5%至1.5%。左心耳是心脏左心房的一个附属结构,呈狭长、弯曲的管状形态,有一狭窄的尖顶部。内有丰富的梳状肌及肌小梁。房颤病人的左心耳入口明显增宽,心耳失去有效的规律收缩,心耳壁运动难以引起足够的左心耳排空,导致血液在左心耳淤积,进而容易形成血栓。在非瓣膜性房颤中,90%以上血栓的形成与左心耳有关。
世界范围内的房颤患者达3,350万人,我国约有800万名房颤患者。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非常高,在中国,卒中是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而房颤引起的卒中通常临床表现更为严重,死亡率更高,也更容易复发。
目前对于预防房颤病人中风主要有三个途径:1,抗凝药物治疗,如华法林,但应用华法林具有一定的出血风险,且须要频繁监测,禁忌症和副作用比较多,临床应用较为困难;2,外科切除左心耳,但由于这种方法的左心耳完全闭合率较低,既往研究显示完全切除左心耳的成功率最高约80%;3,左心耳封闭。该方法又分为经皮介入心内左心耳封闭和心脏外科手术结扎心耳。经皮介入心内左心耳封堵术产品,如经皮导管左心耳封堵器等,但由于该方法操作复杂,风险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待验证等原因,尚未大规模应用于临床。心脏外科手术结扎心耳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疗方式。
目前市场上用于结扎左心耳的器械均有一个尺寸较大的框架用于打开封闭的植入部分,例如申请号:CN201120478678.2(见图1),较大的输送系统尺寸只能适用于开放手术,对病人的创伤较大,无法适用于对病人创伤较小的小切口或胸腔镜手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心耳夹闭系统,可以应用于左心耳封闭手术,该系统中的夹闭装置和输送系统,没有大尺寸的支撑框,可以适用于对病人创伤较小的小切口或胸腔镜手术,减小病人手术创伤,减少手术安全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心耳夹闭系统,该夹闭系统可以用于预防由于房颤而导致左心耳产生血栓以致中风的病症,其包括心耳夹锁定线、操作手柄、输送杆、心耳夹外套管和心耳夹;
所述的心耳夹为一个弯折状的弹性结构,包括弯折部和两个侧臂,两个侧臂一端与弯折部相连,另外一端开孔;
所述的操作手柄的一侧固定线夹,相对的另一侧与输送杆一端相连,输送杆另一端与心耳夹的弯折部相连;
所述的心耳夹外套管,其一端套装在输送杆外,另一端套装在心耳夹的弯折部;通过抽拉心耳夹外套管,可实现心耳夹两个侧壁的闭合和张开;
所述的心耳夹锁定线包括两根,两根心耳夹锁定线的一端由线夹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操作手柄、输送杆、心耳夹的两侧臂,与导向磁铁相连;导向磁铁和心耳夹锁定线在外力作用下可穿过侧臂端部的孔。
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梦思,未经胡梦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61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