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均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5853.9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21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天才;王心明;张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品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B60L58/22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侯克邦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串联 电池组 均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均衡方法及装置,该均衡方法:当电池两端的电压V没有达到均衡开启阈值Vth,均衡电流I接近于0;当电压超过电压阈值Vth,开始对电池放电,初始电流I0,均衡电流I随电池电压V升高迅速成比例单调增加,电池电压越高,均衡电流越大。本发明通过精准的控制电流和电压的比例关系,使各个电池串最终电压达到一致,完成电池均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是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均衡方法及 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电池组会产生各个电池串的不均衡 问题,导致电池组性能降低和使用寿命的减少。均衡装置能有效的减小电池不均衡导致的 电池组性能降低的问题。电池被动均衡一般采用充电末端均衡,让达到均衡阈值电压的电 池开启放电,未达到的不开启放电,逐步让电压低的电池电压赶上电压高的电池,使用这 种方法设法让所有电池在充电末端电压保持一致。
然而,现有技术中均衡装置,一般采用固定阈值的方法,放电装置采用电阻,存在的 问题是在电池电压超过阈值后开启均衡,但均衡电流随着电池电压的升高,变化很少,参 见图1,如果电池组所有电池串都超出了阈值电压,都开启均衡,此时由于均衡电流差异小,不同电池串之间的压差,就很难再进一步减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均衡方法及装置,使得电 池组中均衡装置工作时,单节电池电压高的放电快,电压低的放电慢,而且这种差异在电 池电压不同时,电流差别很大,这样能让电压低的电池的电压追上电压高的电池。实现充 电结束后,单节电池之间的压差小。
第一方面,本发明保护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均衡方法,当电池两端的电压V没有达到均 衡开启阈值Vth,均衡电流I接近于0;当电压超过电压阈值Vth,开始对电池放电,初始电流I0,均衡电流I随电池电压V升高迅速成比例单调增加,电池电压越高,均衡电流越 大。
优选地,电池电压超出均衡开启阈值电压Vth之后,均衡电流是一个持续的电流值。
优选地,电池电压超出均衡开启阈值电压Vth之后,均衡电流是一个单位时间内只有 部分时间开启的电流,电池电压越高,单位时间内开启的比例越大,电池电压越低,单位时间内开启比例越低。
第二方面,基于上述串联电池组的均衡方法,本发明还保护一种串联电池组的均衡装 置,包括电能消耗单元、模拟恒压单元以及电池组。所述电能消耗单元、所述模拟恒压单 元和所述电池组单节电池串联组成均衡电路。
所述模拟恒压单元用于根据电池电压是否超过均衡开启阈值,若超过,则开启放电均 衡,否则电路电流接近于0;均衡开启后,配合电能消耗单元,使电压高的的电池放电快, 电压低的电池放电慢。
所述电能消耗单元用于均衡开启后的电能消耗和电压反馈。
优选地,所述模拟恒压单元为恒压源,所述电能消耗单元为电阻,当均衡电路电压超 过均衡开启阈值,所述恒压源两端的电压等于所述均衡开启并保持电压基本不变,放电均 衡开启。
优选地,所述模拟恒压单元由若干二极管组成,所述电能消耗单元为电阻,所述若干 二极管依次串联组成二极管串,所述二极管串导通钳位电压值等于均衡开启阈值。当电池 电压超过均衡开启阈值,所述二极管串正常工作,放电均衡开启。
优选地,所述模拟恒压单元为稳压二极管,所述电能消耗单元为电阻,所述稳压二极 管的稳压钳位电压值等于均衡开启阈值。当单节电池电压超过均衡开启阈值,稳压二极管 自动工作,稳压二极管两端的电压维持在稳压钳位电压,放电均衡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品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品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8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糖基化丝胶蛋白、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油品界面智能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