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充放电及老化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5653.3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长春;黄进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92 | 分类号: | G01R31/392;G01R31/385;G01R1/02;G01R1/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赵维达 |
地址: | 226600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高新***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充 放电 老化 检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充放电及老化检测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个工作位,若干个所述工作位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工作位中均安装有检测工装,通过在柜体中设置若干个检测工装,可以一次进行若干个电芯在相同条件下的同步检测工作,提高检测效率的同时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电芯老化程度的判断,且检测工装实现了电芯的动态测试,使得电芯内部电解液分布均匀,充放电过程中温度和压力处于均衡状态,从而克服了由于电芯内部电解质不均匀造成的检测精度不高、发热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芯维护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芯充放电及老化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人类的生活都离不开锂离子电池电芯的支持,锂离子电池和电芯在长时间工作后,需要进行充放电及老化检测以保证使用的安全。现有的检测设备一般只设置有一个检测工位,一次只能对一个电芯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且电芯检测过程中一般为静态放置状态,而电芯长时间工作后会造成内部的电解质不均匀,静态放置状态进行检测则会影响检测精度、造成电芯内部发热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现有的检测设备一般只设置有一个检测工位,一次只能对一个电芯进行检测,检测效率较低,且电芯检测过程中一般为静态放置状态,而电芯长时间工作后会造成内部的电解质不均匀,静态放置状态进行检测则会影响检测精度、造成电芯内部发热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芯充放电及老化检测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芯充放电及老化检测设备,包括柜体,所述柜体中通过隔板分隔成若干个工作位,若干个所述工作位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均匀分布,若干个所述工作位中均安装有检测工装。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工装包括二个定位部,二个所述定位部之间装配有待检测的电芯,二个所述定位部分别为左定位部和右定位部;所述检测工装还包括驱动电机和沿水平方向共线设置并转动安装在机架上的二个转轴,所述机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工作位中,二个所述转轴分别为从动轴和主动轴,所述左定位部安装在所述从动轴上,所述右定位部安装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链轮,所述主动轴上安装有从动链轮,所述驱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包括托块、连接架和第一气缸,所述连接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托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工作可驱动托块沿水平方向移动;所述定位部还包括第二气缸、安装块和二个并列设置的夹板,二个所述夹板分别为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托块上,所述第二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托块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所述转轴设置,所述安装块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夹板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块上。
进一步地:所述电芯包括方形电芯、椭圆形电芯和圆柱形电芯,所述夹板上,靠近所述电芯的一端设置有朝内开口的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的第一安装槽组成放置所述方形电芯的第一定位部;二个所述夹板上相邻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内凹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的第二安装槽组成放置所述椭圆形电芯的第二定位部,所述椭圆形电芯贴合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中形成贴合线,所述贴合线由直线段和所述直线段两侧的弧线段相连组成,所述椭圆形电芯两侧的椭圆面可贴合放置于所述弧线段中;所述第二安装槽的槽底设有V型槽,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的V型槽组成放置所述圆柱形电芯的第三定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6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