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配河流输沙量的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5180.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高海东;郝欣静;王飞超;贾莲莲;刘晗;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26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韩玙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流 输沙量 流域 水土保持 措施 配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配河流输沙量的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方法,根据正、负地形、土壤分布范围及厚度,确定梯田的地域适宜性等级;根据气候分区、土质特征确定林地的地域适宜性等级;基于植被覆盖度变化特点,确定不同的植被覆盖度情景;根据所得数据,确定多种水土保持坡面措施组合方式,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坡面土壤侵蚀量Ts;给出河流输沙量,根据坡面土壤侵蚀量计算结果,确定每种组合方式下的参考淤地坝系数量;对比治理情景和流域现有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确定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方案。本发明流程科学,操作性强,根据本发明确定的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方案,可以充分协调流域治理与河流输沙量的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适配河流输沙量的 流域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全国生态环境明显好转。
流域治理是推动生态文明的核心动力,而流域治理的首要任务 是水土保持措施的科学布局。传统流域治理规划中,水土保持措施 布局以追求土壤流失量最小为目标,忽视了河流对输沙量的需求。 对于健康河流而言,维持一定的输沙量是必须的。如对于黄河来讲, 输沙量的快速下降会威胁到下游堤防安全,也会造成三角洲萎缩, 影响黄河三角洲的生态平衡。
因此,亟需开发出以河流输沙量目标为导向的流域水土保持措 施配置方法,充分协调流域治理与河流输沙量的关系,推进流域治 理提质增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配河流输沙量的流域水土保持措施 配置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流域治理规划中忽视河流输沙量 的需求,导致下游的堤防安全出现危机的问题,通过该方法确定的水 土保持措施配置方案,可以充分协调流域治理与河流输沙量的关系。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配河流输沙量的流域水土保 持措施配置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正、负地形、土壤分布范围及厚度,确定梯田的地 域适宜性等级;
步骤2,根据气候分区、土质特征确定林地的地域适宜性等级;
步骤3,基于植被覆盖度变化特点,确定不同的植被覆盖度情景;
步骤4,根据步骤1、2、3,确定多种水土保持坡面措施组合方 式,计算每种组合方式下的坡面土壤侵蚀量Ts;
步骤5,给出目标河流输沙量,根据步骤4的坡面土壤侵蚀量计 算结果,确定每种组合方式下的参考淤地坝系数量;
步骤6,对比治理情景和流域现有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确定流域 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方案。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1中的梯田的地域适宜性等级采用下述办法确定:
根据流域数字高程模型,确定正地形和负地形范围,负地形赋值 为等级4;土层厚度小于1m的正地形赋值为等级3;土层厚度大于 等于1m的正地形,坡度小于等于15°的赋值为等级1,坡度大于15° 的赋值为等级2。
步骤2中的林地的地域适宜性等级采用下述办法确定:
根据气候特征,将流域划分为湿润区和干旱区,根据土质特征将 流域划分为土石山区和其他地区。湿润区的土石山区等级为1,湿润 区的其他地区等级赋为2,干旱区的土石山区等级为3,干旱区的其 他地区等级赋为4。
步骤3中的植被覆盖度情景采用下述办法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