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串联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的系统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5143.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8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马勇;杜文斌;韩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9/00 | 分类号: | F24D19/00;F24D19/10;F01D15/1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串联 加热器 热热 循环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利用串联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轮机抽汽系统和串联热网加热器系统;
所述的汽轮机抽汽系统包括同轴连接的汽轮机高压缸(C1)、汽轮机中压缸(C2)和汽轮机低压缸(C3),以及低压抽汽管道(L4),中压抽汽管道(L7),高压抽汽管道(L8);低压抽汽管道(L4)从汽轮机低压缸(C3)引出,中压抽汽管道(L7)从汽轮机中压缸(C2)压力较低的级引出,高压抽汽管道(L8)从汽轮机中压缸(C2)压力较高的级引出;
所述的串联热网加热器系统包括1号热网加热器(H1),2号热网加热器(H2),3号热网加热器(H3),1号热网加热器疏水管道(L1),2号热网加热器疏水管道(L2),3号热网加热器疏水管道(L3),热网循环水进水管道(L5),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L6),热网循环水泵(P1),热网循环水泵执行机构(P2),以及热用户(R1);1号热网加热器(H1),2号热网加热器(H2)和3号热网加热器(H3)串联布置,热网循环水依次在1号热网加热器(H1),2号热网加热器(H2)和3号热网加热器(H3)中吸热升温逐级达到热网循环水供水温度(T1)要求;热网循环水进水管道(L5)布置在热网循环水泵出口至1号热网加热器管道之间,热网循环水回水管道(L6)布置在3号热网加热器至热网循环水泵入口管道之间;
低压抽汽管道(L4)中蒸汽从汽轮机低压缸(C3)抽出来,进入1号热网加热器(H1)中进行放热,中压抽汽管道(L7)中蒸汽从汽轮机中压缸(C2)抽出来,进入2号热网加热器(H2)中进行放热,高压抽汽管道(L8)中蒸汽从汽轮机中压缸(C2)中压力相对较高的级中抽出来,进入3号热网加热器(H3)中进行放热;
热网加热器通过梯级加热使得热网循环水温度达到热用户(R1)要求的热网循环水供水温度(T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串联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网循环水泵执行机构(P2)采用液力耦合器或变频器执行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串联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网循环水供水温度(T1)和热网循环水泵出口压力(T2)之间建立自动控制关系,使得热网循环水泵出口压力(T2)始终大于热网循环水供水温度(T1)对应的饱和压力,并留有设定裕度,避免串联式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温度过高,导致热网循环水汽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串联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轮机抽汽系统还包括汽轮机低压抽汽截止阀(V1)、汽轮机中压抽汽截止阀(V2)和汽轮机高压抽汽截止阀(V3),汽轮机低压抽汽截止阀(V1)布置在低压抽汽管道(L4)上控制低压抽汽的通断,汽轮机中压抽汽截止阀(V2)布置在中压抽汽管道(L7)上用于控制中压抽汽的通断,汽轮机高压抽汽截止阀(V3)布置在高压抽汽管道(L8)上控制从汽轮机中压缸(C2)压力较高抽汽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串联热网加热器加热热网循环水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串联热网加热器系统还包括1号热网加热器水侧旁路蝶阀(V4),2号热网加热器水侧旁路蝶阀(V5),3号热网加热器水侧旁路蝶阀(V6),1号热网加热器水侧进口蝶阀(V7),1号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蝶阀(V8),2号热网加热器水侧进口蝶阀(V9),2号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蝶阀(V10),3号热网加热器水侧进口蝶阀(V11),3号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蝶阀(V12),热网循环水经过依次开启1号热网加热器水侧进口蝶阀(V7),1号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蝶阀(V8),2号热网加热器水侧进口蝶阀(V9),2号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蝶阀(V10),3号热网加热器水侧进口蝶阀(V11)和3号热网加热器水侧出口蝶阀(V12)并同时依次关闭1号热网加热器水侧旁路蝶阀(V4),2号热网加热器水侧旁路蝶阀(V5)和3号热网加热器水侧旁路蝶阀(V6)串联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1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门组件及制冷设备
- 下一篇:基于混沌放大量子噪声实时高速生成量子随机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