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埋地金属管道埋深及走向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4959.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84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博阳;廖柯熹;何国玺;何腾蛟;赵建华;朱洪东;唐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08 | 分类号: | G01V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管道 走向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名称为:一种埋地金属管道埋深及走向检测方法,属于管道无损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于磁通门传感器的外检测设备及管道空间定位方法。利用左右水平放置的两个磁通门传感器,通过实时连续采集埋地金属管道自漏磁场弱磁信号,确定管道位置、埋深高度、路由走向等空间位置以及定位管道应力集中区域。达到为埋地管道非接触式磁记忆检测技术,提供管道空间位置信息的目的。
二、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道无损检测技术领域。
三、背景技术:
3.1背景技术
管道非接触式磁记忆检测技术是在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非接触式管道磁记忆检测是针对具有一定埋深、受地磁场磁化的铁磁性管道开展的无损检测技术。该方法基于管道上方地面自漏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三分量信号,计算得到管道自漏磁场梯度信号,从而识别管道的应力集中区域。该技术具有非开挖条件下检测、检测速度快、不受管道尺寸和形状的限制、可实现管道设备100%检测的技术特点。
实际现场应用该技术时,必须确定被检管道的埋深、位置、走向等地理因素,以提高采集信号精度。但是现有管道探测技术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缺点,例如:电磁法应用条件严格、路由误差大、设备仪器沉重,不便野外携带、操作流程繁琐等等。这极大限制弱磁环境中磁记忆法在埋地管道检测工程技术领域的应用。
3.2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一
3.2.1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
应用管道非接触式磁记忆检测技术,对埋地管道进行应力检测时,必须提前探测管道,以确定被检管道位置和走向。当今国内外常见地下管道不开挖探测技术为电磁法。电磁法工作原理是:电磁发射机产生电磁波传送至埋地管道上,埋地管道感应到电磁波后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沿埋地管道向远处传播。电流传播过程中,同时向地面辐射电磁波。此时在地面探测的接收机就会在埋地管道正上方的地面接收到电磁波信号,通过接收信号的强弱变化判别埋地管道埋深、位置、走向。
3.2.2现有技术缺点
工程实际应用中,电磁法探测油气管道路由及埋深的缺点与不足如下:
(1)工程实际使用电磁法技术时,须两人同时操作。一人手持电磁发射机,另外一人手持电磁信号接收机。接收机与发射器间距离应保持10m左右并相对站立。若距离过短,则接收机接收到是发射机直接发射的信号,而非被测管道激发的二次感应磁场。工程实际测量时,接收机与发射器间距离过大,且两人同步缓慢行走,操作十分不便。
(2)实际检测效果与土壤土质有关。长输管道周围环境复杂,部分地区土质含水量低、电阻率高、导电能力差;接收机测量到的二次感应磁场较弱。已有大量实践证明,电磁法确定管道走向在北方冬季检测时定位精度极低。
四、发明目的及亮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非接触式磁记忆检测技术采集埋地管道金属磁记忆信号时,确定被检管道埋深、路由走向等空间位置的方法,以解决目前电磁法使用条件严苛、易受环境干扰等缺点。
五、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管道自漏磁场三分量分布与管道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埋地金属管道埋深及走向检测方法,在具体实施例中,对被检管道位于左右两个磁通门传感器之间的下方时,进行上方磁场测量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埋地金属管道埋深及走向检测方法,在具体实施例中,对被检管道位于两个磁通门传感器的左下方时,进行上方磁场测量的示意图。
六、技术方案描述(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