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4736.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5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贾德双;赵耘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源 自适应 anc 耳机 智能 模组 | ||
本申请涉及降噪耳机的技术领域,涉及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为一侧敞口设置的空心结构,所述前壳体背离敞口一侧具有出音嘴,所述前壳体内安装有发声件以及采样件,所述前壳体敞口一侧设有隔音密封板,所述隔音密封板的周长边沿与所述前壳体内壁贴合并形成密封环面,所述密封环面与所述前壳体内壁之间具有隔音密封件,以起到隔音和密封效果。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密封环面能够起到完整的封闭效果,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完全阻隔开,减小了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相互影响,提升耳机音质和声学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降噪耳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具有不少的降噪耳机,能够使得使用者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从耳机当中获取更为清晰的声音。现有的降噪耳机分为被动降噪和主动降噪两大类。被动降噪一般是通过将吸音好的声学材料,通过非常厚的耳罩或耳帽来阻挡外界的噪音。而主动降噪耳机是通过降噪系统产生于外界噪音相等的反向声波,将噪音中和,从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一般主动降噪的耳机当中,包括嵌入至耳内的内部和外露在耳外的外部,内部和外部中均安装有取样麦克风,外部的麦克风会检测外部声波,当人耳听到外部声波前,耳机将会发出与之相位相反的等量的抗躁声波将其抵消,实现外部降噪。而内部的麦克风,将会监测耳内是否有多余的声波,例如共震噪声,同样也会通过降噪声波予以抵消。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在内外两侧的取样麦克风各自对两侧进行采样,但在内部中还安装有喇叭这类的发声件,其本身也在进行产生声音,产生的声波可能会被外部的采样麦克风采样并抵消,这样会影响耳机本身的音质。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发声件影响外部采样麦克风的可能性,提升耳机音质,本申请提供一种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
本申请提供的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有源自适应ANC耳机智能降噪模组,包括前壳体,所述前壳体为一侧敞口设置的空心结构,所述前壳体背离敞口一侧具有出音嘴,所述前壳体内安装有发声件以及采样件,所述前壳体敞口一侧设有隔音密封板,所述隔音密封板的周长边沿与所述前壳体内壁贴合并形成密封环面,所述密封环面与所述前壳体内壁之间具有隔音密封件,以起到隔音效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发声件和采样件安装至前壳体内,使得隔音密封板能够将前壳体内腔进行封闭,当发声件所发生的声音,将会被隔音密封板进行阻隔,而密封环面能够起到完整的封闭效果,将前壳体和后壳体完全阻隔开,减小了前壳体和后壳体的相互影响,提升耳机音质。
优选的,所述出音嘴内具有与所述前壳体内腔连通的导音通道,所述导音通道为椭圆状,所述采样件设置于所述导音通道内,所述采样件、所述发声件、所述隔音密封板依次间隔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接收从耳朵内部的声波时,声波将会先通过导音通道内,能够更加直接地拾取耳道内的反馈噪声,减小因为腔体内结构导致声波反射导致的误差,也能够提升反馈降噪的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导音通道的一侧内壁上设有固定所述采样件的固定结构,所述采样件呈长方体,且所述采样件至少有一个带拾音孔的采样面,所述采样件连接于所述固定结构时,所述采样面直接暴露在所述导音通道内的面积为直接接触面,多个所述直接接触面的面积均不为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样件通固定结构进行固定时,能够使得采样件的每个采样面都能暴露在导音通道内,使得耳内的杂音进入至导音通道内时,采样体能够通过直接接触面对声波进行采集,并且多个方位的采集样本,能够较好的分析出耳内噪声波的构成,提高降噪效果。
优选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设置在导音通道内壁上且位于采样件靠近出音嘴端部的底板、设置在导音通道内壁上且沿导音通道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侧板,所述底板、所述侧板、所述导音通道的内壁将所述采样件夹持并固定,所述底板、所述侧板上均开设有用于使得采样面直接暴露于导音通道内的连通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百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