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组装工艺、压装装置及组装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4692.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0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娟;徐淼华;陈良尚;张保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尔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23Q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组装 工艺 装置 生产线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机组装工艺、压装装置及组装生产线,其中,压装装置包括承托机构和下压机构,下压机构包括下压支架、竖向滑移连接于下压支架的压板组件、用于驱动压板组件向下运动的下移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压板组件向下运动的施压驱动组件和用于使压板组件向上运动的回弹组件,压板组件包括基板、滑移连接于基板的第一压板、滑移连接于基板的第二压板和用于驱动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平移驱动结构,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处于相靠近状态时形成有让位通槽。本申请能够达到高效压装的效果,从而提升整个电机的组装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机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组装工艺、压装装置及组装生产线。
背景技术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被广泛用于各类生产设备和家用电器中;其中,吊扇便是通过电机来将电能转换成扇叶的动能,达到提供风力进行降温的目的。
常规的吊扇电机主要包括设于壳体、转动设于壳体内的定子、设于定子上的定子轴和固连于壳体并与定子相配合的转子,其中,壳体包括相互扣合的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利用壳体可对内部定子与转子起到防护作用,且可以用于与扇叶相连接;定子上绕设有线圈,通过给线圈通电产生与转子相配合的电磁变化。定子轴的端部穿出至壳体外用于与天花板相连接,同时,定子轴与天花板相连接的一端穿出有与定子的线圈相连接的线束,以便于将线束与布设于天花板上的市电线路相连接。
实际组装过程中,需要通过压装机自定子轴的端部施压将定子轴与壳体中的轴承进行压装;相关技术中,为避免自定子轴端部伸出的线束在压装过程中承力受损的情况,通常会在压装板开设有让位通槽,并通过人工摆放的形式,将线束放置于压装板的让位通槽内,而后再进行压装。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人工逐一对线束位置进行摆放,容易对电机的组装效率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第一方面,为了保持电机良好的组装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组装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机组装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组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第一外壳内压装轴承,使用螺栓将第一外壳与转子相连接;
S2、将定子轴与卷绕有线圈的定子压装形成定子组件,由人工将定子上的线束经由定子轴内部的穿线通道自定子轴端部伸出,并在定子轴端部开口处沿定子轴的轴长方向安装用于收束定子轴端部露出线束的限位筒;令第一外壳的开口朝上,将定子组件上料至第一外壳内,并令定子轴穿过第一外壳的轴承,使用压装装置将定子轴压装至第一外壳的轴承中;
S3、在第二外壳内初步压入轴承,将第二外壳上料至第一外壳上方,以令第二外壳的轴承套在定子轴上,使用压装装置将第二外壳的轴承压装至定子轴上与第二外壳内;
S4、使用螺栓将第二外壳与转子相连接,得到电机成品;
S5、去除定子轴端部的限位筒,给电机成品通电测试,并对电机成品运转过程中的噪音与异响进行检测;
S6、为电机成品中露出的线束装配端子,打标下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使用限位筒对线束进行收束限位,有效避免露出的线束出现散乱的情况,而后即可通过输送带等平移输送的方式将装载有定子组件的第一外壳输送至压装装置下方进行压装,此时,无需人工再次对线束进行梳理与让位,从而提升电机的组装效率。
可选的,步骤S2中,先将外露的线束收拢,对收拢后的线束对折并线束端头自定子轴端部开口伸入至定子轴内;再使用限位筒套在线束的外露部分,并将限位筒靠近定子轴端部的一端伸入定子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尔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尔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6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