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河堤护岸设计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4100.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章学良;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川河水利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8;G06F16/29;G06F30/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1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堤 护岸 设计 方法 系统 智能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河道疏浚治理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堤护岸设计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有现有的河堤护岸设计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测量设计等,设计工程量大,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其技术方案是,一种河堤护岸设计方法包括:预先建立水文信息系统,获取水利工程信息,建立水利工程资源库,将水利工程资源库与水文信息系统进行映射,获取待规划河堤水体的水文信息,将水文信息与水文数据表进行匹配,调用水利工程资源库中的信息,将调用所得的基本水利工程组装,最终形成河堤护岸设计图,本申请具有减少河堤护岸规划设计工作的工作量,提高规划工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道疏浚治理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堤护岸设计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河堤是指沿江河、渠道、湖、海岸边或分洪区、围垦区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筑造河堤可以抵御洪水泛滥,挡潮防浪,保护堤内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防洪工程措施。河堤的作用是:让河水按照人规定的方向流动,以减少或者避免河流对人类的侵害,固岸同时可以放置毛细作用对土壤的侵蚀。
河堤位于河流变迁带的河道堤防是防止河流下游洪水漫溢的主要水利工程形式,防洪效果十分显著。筑堤束水之策在防洪实践的历史上早有应用,已成为主要的防洪措施之一。与水库相比,虽然河堤没有太大的调洪能力,然而其工程造价和技术要求较低,从而成为最广泛的防洪工程形式。尤其是在自然条件不适宜于修建水库的地区,更是依赖于河堤防范洪水外溢。
目前常见的河堤一般由土料建造,在江河通过城镇地段,为少占城市土地或因潮汐、风浪太大,也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或浆砌块石堤,又称防洪墙。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现有的河堤护岸设计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人工测量设计等,设计工程量大,工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河堤护岸规划设计工作的工作量,提高规划工作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河堤护岸设计方法、系统、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河堤护岸设计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河堤护岸设计方法,包括:
预先建立水文信息系统,所述水文信息系统内存储有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水文数据表;
获取不同类型及规格的河堤护岸建设相关的水利工程信息,根据水利工程信息建立水利工程资源库;
根据不同河堤护岸等水利工程的使用范围,将水利工程资源库中的水利工程信息与水文信息系统中的水文数据表进行映射;
获取待规划河堤水体的水文信息,将待规划水体的水文信息与水文信息系统内的水文数据表进行匹配;
根据水文信息与水文数据表的匹配关系调用水利工程资源库中的基本水利工程;
最后获取待规划河堤水体的地理信息,将调用所得的基本水利工程根据待规划河堤水体的地理信息和水文信息进行组装,最终形成河堤护岸设计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先建立包含有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参考的水体的水文信息系统,在水文信息系统中将不同类型的水文数据罗列成水文数据表,有助于对不同的水体数据进行梳理,便于工作人员对水体进行分析,建立包含有不同规格和类型的水利工程项目的水利工程资源库,便于提高最终河堤护岸设计方法的多样性,通过水体的水文信息与水利工程资源库的映射关系,将水利工程资源库中的不同的水利工程项目对应到水文数据表上的各个数据,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了解,最后通过对待规划河堤水体的水文信息和地理信息进行分析,通过调用和组装实现河堤护岸规划图的形成,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河堤护岸规划的工作效率。
可选的,预先建立水文信息系统,所述水文信息系统内存储有水利工程建设相关的水文数据表,其中水文数据表中具体包括:
所述水文数据表分为内流水体数据表以及外流水体数据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川河水利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川河水利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1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