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装备软件测试性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4004.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4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孟小娟;高玉峰;高金梁;陈漠;闫陈静;马亮;薛琼;牟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K9/6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任林冲 |
地址: | 10004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软件 生命周期 装备 测试 设计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装备软件测试性设计方法,属于软件测试性研究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包括:首先根据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研制任务以及软件开发设计的实际需求,制定软件测试性设计准则的分类方案;然后按照分类方案,考虑软件测试性的影响因素,设计出装备软件测试性通用设计准则;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软件测试性度量框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度量应用设计准则后的软件测试性;本发明可以提升软件的测试效率和有效性,使软件开发活动和过程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和标准化,确保软件质量最终满足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软件测试性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装备软件测试性设计方法,面向软件生命周期,制定软件测试性设计准则的分类方案,并设计出装备软件测试性通用设计准则。
背景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带来各行各业的变革,原来机械式的武器装备逐渐向电子化、智能化发展。随着信息化要求和程度不断的提高,软件逐渐代替了许多原来由硬件实现的功能,使得软件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所起到的作用和地位也变得更加重要。然而,由于软件存在质量问题,经常引发事故,导致人员伤亡以及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高质量的软件是装备系统按照规定要求完成任务功能、执行作战和保障任务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是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影响因素。
测试性是软件质量特性的重要特性之一,是一种设计特性,是软件内在的一种固有属性。软件测试性可以确定软件产品的状态,使软件变得易于测试和暴露缺陷,能够有效改善软件测试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提高软件质量的目的,并且在软件研制阶段越早考虑软件的测试性,越能发挥其重要的效能。虽然在研制阶段会增加一些成本,但是从整个软件生命周期来看还是降低了成本的。然而,目前还缺少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装备软件测试性设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装备软件测试性设计方法,提出了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装备软件测试性的通用设计准则,解决现有装备软件没有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通用测试性设计准则,已有的准则只针对某一点或某一阶段,规范不全面,且实操性不强等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装备软件测试性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明确软件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
(2)根据软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制定软件测试性设计准则的分类方案;
(3)按照分类方案,面向软件生命周期,考虑软件测试性的影响因素,设计装备软件测试性通用设计准则;
(4)结合层次分析法,构建软件测试性度量框架;
(5)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度量应用设计准则后的软件测试性。
上述的一种面向软件生命周期的装备软件测试性设计方法,在步骤(1)中,软件生命周期包括系统分析、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验证和运行维护六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任务和要求包括:
(1.1)系统分析阶段,分析用户需要,明确软件开发的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尽可能地确定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从顶层策划的角度给出软件开发要求。
(1.2)需求分析阶段,确定软件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明确软件开发的运行环境,策划软件的开发计划和软件测试工作计划。
(1.3)设计阶段,根据需求规格说明对软件的体系结构、功能模块和接口进行设计,制定初步的软件集成测试计划。给出各功能模块接口的数据结构,并描述功能模块的过程,给出功能模块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内部细节,为软件编码提供依据。
(1.4)编码阶段,依据软件设计说明进行单元程序编码,开展软件单元的静态分析和单元测试,验证软件单元的实现与软件设计说明的一致性,并将经过单元测试的软件模块进行逐步集成和调试,实现软件系统的集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4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