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刍动物用金霉素过瘤胃颗粒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3575.3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88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显会;沈悦;许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65;A61K47/44;A61P31/04;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段卉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刍动物 金霉素 瘤胃 颗粒 质量 评价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刍动物用金霉素过瘤胃颗粒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本方法通过溶出试验获得金霉素过瘤胃颗粒药物在体外的崩解、释放过程,并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过程和对瘤胃菌群的影响建立相关性,从而制定药物在体外的溶出限度为:在模拟瘤胃液中,5小时内的释放度低于25%,且在模拟真胃液中,2小时内的释放度大于85%。以本发明的溶出限度为质量标准,通过对金霉素过瘤胃制剂产品体外溶出的评价,进而控制制剂生产的产品质量,保证不同生产批次产品的体内过程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反刍动物用金霉素过瘤胃颗粒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有一个溶出和吸收的过程,兽用口服给药的抗菌药物要求药物随食物在瘤胃滞留时间内尽可能不释放,或释放的药物量不影响菌群发育生长,并在真胃及小肠前段完全释放,以降低抗菌药物对瘤胃菌群的影响避免影响其消化代谢功能,又可保证小肠段对药物的吸收。
体外溶出度检查是评价制剂质量和工艺的一种重要的手段,通过模拟口服固体制剂在胃肠道崩解和溶出的体外试验,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制剂间工艺、生物利用度等差异。目前尚无对反刍动物过瘤胃颗粒的质量评价控制方法,无法评价抗菌药物是否对瘤胃微生物有影响,也无法保证药物的体内释放、吸收过程。研究表明反刍动物瘤胃pH在6.8左右,真胃pH在1.2左右。因此,有必要通过抗菌制剂体外溶出与体内相关性,制定一种合适的体外溶出限度,以满足金霉素过瘤胃颗粒在模拟瘤胃环境(pH 6.8)中尽可能不释放,在模拟真胃环境(pH 1.2)中完全释放,以尽可能减少药物对瘤胃菌群的影响,同时又可尽可能多的吸收进入体内,保证金霉素过瘤胃颗粒在反刍动物的体内过程,为制剂生产和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金霉素是广谱抗生素,其抗菌机理与其他四环素类药物相似,主要是通过抑制敏感微生物的蛋白质合成而起作用。近年相关报道2~3月龄羊羔常有发生大肠杆菌导致的羔羊腹泻,此时羊羔瘤胃基本发育完善,但瘤胃菌群相比较成年羊群更加敏感。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瘤胃细菌、瘤胃真菌等)能消化纤维类饲料并将其转化为反刍动物自身所需营养物质,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平衡对反刍动物的生长健康起着重要作用。抗菌药物在瘤胃中会对瘤胃细菌多样性及菌群组成结构产生影响,长时间使用金霉素会干扰纤维素消化瘤胃环境,从而可能导致动物不反刍、瘤胃鼓胀,消化障碍等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影响瘤胃正常的发酵降解。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金霉素用于牛、羊等反刍动物,主要用于治疗大肠杆菌导致的犊牛腹泻和弯曲杆菌导致的绵羊流产等,但尚未见控制制剂产品生产质量,以达到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减少对瘤胃菌群影响的方法的相关报道。
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金霉素过瘤胃颗粒质量评价控制方法,通过体外溶出过程与体内的吸收过程和对瘤胃菌群的关系的建立,制定合适的溶出限度,以保证药物的体内过程,减少药物对瘤胃菌群的影响,控制金霉素过瘤胃颗粒的产品工艺与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金霉素过瘤胃制剂进入反刍动物体内后,因制剂本身释放行为不一致导致其在体内行为的不确定性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溶出限度评价和控制产品质量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反刍动物用金霉素过瘤胃颗粒。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金霉素过瘤胃颗粒的溶出限度测定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金霉素过瘤胃颗粒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反刍动物用金霉素过瘤胃颗粒,所述金霉素过瘤胃颗粒的溶出限度为:在模拟瘤胃液中,5小时内的释放度低于30%,且在模拟真胃液中,2小时内的释放度大于80%;
所述金霉素过瘤胃颗粒由金霉素原料药和辅料制备得到,所述辅料包含单硬脂酸甘油酯、硬脂酸和氢化油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35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