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荒漠化地区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2922.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96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魏佳;丁磊;刘佩;陈庆瑞;郭小满;孔德川;范重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17/00;A01G22/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马希超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荒漠化 地区 提升 生物多样性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荒漠化地区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方法,涉及荒漠化土地修复治理的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确定待修复区域;测量出待修复沙漠的面积,将待修复沙漠划分为块状待修复区域,并进行区域标记,指定修复治理的顺序;S2、铺设沙障;在待修复区域处建设沙障;S3、种植优势植物;利用适地适树的原则,从当地的沙生植物中选择优势种进行种植;S4、种植豆科灌木植物;选取豆科灌木与优势植物混种;S5、种植豆科草本植物;优势植物与豆科灌木种植一年后,种植豆科草本植物。本申请具有提高荒漠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沙漠治理效果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荒漠化土地修复治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荒漠化地区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沙漠,也称砂漠,全称沙质荒漠,指地面完全被沙覆盖,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沙漠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过度放牧、不合理砍伐树木等。
沙漠治理的难处有两点:1、保水性差,沙漠表层具有深厚的细沙层,细沙之间的间隙较大且细沙之间的万向结合约束基本为零。所以绝大部分的雨水会从细沙之间的缝隙直接流失至植物根系无法到达的沙漠深处。同时,沙漠白天温度高,没有植被的遮挡,导致水分蒸发快,即使下雨后,雨水也会快速蒸发掉。2、保肥性差,沙漠土壤的结构破坏,土壤养分已经流失,同时细沙之间的粘性不足,导致养分无法附着在细沙表面,自然无法给植物供给营养。
目前,在进行沙漠治理时,一般是在沙漠上直接种植柽柳、沙柳、梭梭等沙生植物,对沙漠进行绿化治理。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进行荒漠化治理中,种植柽柳、沙柳、梭梭等沙生植物,使得沙漠中的植物品种较为单一,且较为单一的植物品种吸引来的动物也较为单一,很难形成复杂的群落。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荒漠化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沙漠治理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荒漠化地区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荒漠化地区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荒漠化地区提升生物多样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确定待修复区域;
测量出待修复沙漠的面积,将待修复沙漠划分为块状待修复区域,并进行区域标记,指定修复治理的顺序;
S2、铺设沙障;
在待修复区域处建设沙障;
S3、种植优势植物;
利用适地适树的原则,从当地的沙生植物中选择优势种进行种植;
S4、种植豆科灌木植物;
选取豆科灌木与优势植物混种;
S5、种植豆科草本植物;
优势植物与豆科灌木种植一年后,种植豆科草本植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荒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时,先布置沙障,对风沙进行阻挡,阻挡发生对于种植在待修复沙地上植株受到的侵蚀。然后种植优势植物,对沙地进行初步修复,进行固沙以及提供后续植株种植的条件。在种植完优势植物且优势植物生长一段时间后,工作人员再种植豆科灌木植株,豆科灌木与优势植物交叉种植再待修复沙地上,使得豆科灌木植株与优势植物进行优势互补,增加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含量,以供植物生长。优势植物与豆科灌木种植一年后,种植豆科草本植物,增加物种间竞争关系,降低植物病虫害发生率,同时,为沙漠昆虫、爬行小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增加生物多样性。
可选的,所述豆科灌木与优势植物混种比例为优势植物:豆科植物=5: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既可以方便对优势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也可以增加生态的多样性,提高物种之间的竞争,且不会因为不同物种之间数量过多而引起生态失衡。
可选的,所述豆科灌木与优势植物混种时在土壤中交叉种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9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