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留置针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2843.X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剑;吴娟;彭玉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庞启成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留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留置针,包括转接头组件,所述转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上的套管,在所述套管内套设针芯,所述针芯的一端为尖锐部,尖锐部伸出所述套管,所述针芯的另一端连接有针塞,当所述针塞带动针芯拔出所述第一接头时,所述第一接头用于将所述套管与输液管连通,并将所述套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所述第一接头与患者体表皮肤相贴合的一侧为压合部,所述压合部为平整面,或者为与患者皮肤接触位置相配合的曲面。本申请的新型留置针,大幅降低了输液过程中连接座滑动移位的风险,提高输液安全性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第一连接座因来回滑动摩擦皮肤而导致患者皮肤损伤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型留置针。
背景技术
留置针需要长时间的留置在患者身体上,目前留置针的结构主要包括可以留置在血管内的柔软的导管/套管,以及穿刺引导针芯,导管/套管套在针芯外,其中针芯具有一定的柔软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弹性形变,同时其相对于导管/套管更硬,并且能够引导导管/套管穿破皮肤和血管。
使用时将导管/套管和针芯一起穿刺入血管内,当导管/套管进入血管的合适位置后,回撤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导管/套管留置在血管内从而进行输液治疗;其中导管/套管是连接在一个接头上的,接头的内腔中具有橡胶塞,针芯以及普通的针头均可穿过该橡胶塞,同时该橡胶塞可以起到防止血液流出到外部的作用;导管/套管由于通常会在身体上停留几天,因此导管/套管的位置也需要进行固定,固定是通过胶带将接头固定到皮肤上的方式进行的,即取一张整医用胶片的或若干条医用胶带同时将接头覆盖后,再将胶片或胶条的其他部分粘贴到就近的皮肤上,如此通过胶片或胶条即可实现对接头以及导管/套管的位置固定。
由于导管/套管连接在接头的轴心处,所以固定完成后,导管/套管与皮肤之间是处于一个类似于起翘的状态,为了防止导管/套管将被穿破的皮肤拉伤或将插口拉大,需要接头与皮肤之间产生较大的相对抵紧力,才能较好的防止接头发生位置活动,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接头会对接触接头的部分皮肤产生较大的压力,在长时间的大压力压迫状态下,患者输液位置被接头压迫的位置,常常出现损伤和压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留置针接头容易压伤患者输液处皮肤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留置针,其能够降低患者的局部压迫感,并提高使用舒适度。
一种新型留置针,包括转接头组件,所述转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头上的套管,在所述套管内套设针芯,所述针芯的一端为尖锐部,尖锐部伸出所述套管,所述针芯的另一端连接有针塞,当所述针塞带动针芯拔出所述第一接头时,所述第一接头用于将所述套管与输液管连通,并将所述套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所述第一接头与患者体表皮肤相贴合的一侧为压合部,所述压合部为平整面,或者为与患者皮肤接触位置相配合的曲面。
本申请的方案中,针芯带着套管穿刺进入患者血管内,套管置入到位后,针塞带动针芯拔出所述第一接头,然后将第一接头与输液管连通,即实现了对患者的输液,在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第一接头的设置,可以方便的与输液管端部结构配合,将压合部设置为平整面或者为与患者皮肤接触位置相配合的曲面,如此,大幅提高了第一连接座被固定的牢固性,大幅降低了输液过程中连接座滑动移位的风险,提高输液安全性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第一连接座因来回滑动摩擦皮肤而导致患者皮肤损伤的风险,也进一步的降低了形成压疮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接头内设置有内腔,所述内腔用于连通套管与输液管。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腔与所述输液管穿刺针处的端部接头密封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腔内还设置有防护塞,所述防护塞采用橡胶材料制得。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针芯穿过所述防护塞后再伸入所述套管。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防护塞还与输液管的穿刺针相配合,使输液管的穿刺针穿刺防护塞之后与套管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8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催化反应环保型除臭装置及其除臭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胶伺服切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