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和用于脱硝系统的直燃式加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2735.2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4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耿明山;朱加海;芦良;任乐;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5/08 | 分类号: | F23J15/08;F23J15/02;F23D14/02;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韩嫚嫚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 火焰 摆动 燃烧 用于 系统 直燃式 加热 装置 | ||
1.一种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燃烧器本体结构、第一摆动驱动结构和第二摆动驱动结构,所述燃烧器本体结构包括稳燃烟道,所述稳燃烟道内沿轴向间隔且能摆动改变火焰喷射角度的第一摆动叶片结构和第二摆动叶片结构,所述第一摆动驱动结构能驱动所述第一摆动叶片结构摆动,所述第二摆动驱动结构能驱动所述第二摆动叶片结构摆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叶片结构包括多个平行间隔且能同步摆动的第一叶片,各第一叶片上均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一转动中心轴,所述第一摆动驱动结构能驱动各所述第一叶片绕其第一转动中心轴摆动;所述第二摆动叶片结构包括多个平行间隔且能同步摆动的第二叶片,各第二叶片上均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转动中心轴,所述第二摆动驱动结构能驱动各所述第二叶片绕其第二转动中心轴摆动;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轴和所述第二转动中心轴呈第一夹角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设定一第一叶片为第一主动叶片,设定其他的第一叶片为第一从动叶片,所述第一摆动叶片结构包括第一主动转轴和第一从动转轴,所述第一主动转轴与所述第一主动叶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从动转轴与所述第一主动叶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摆动驱动结构能驱动所述第一主动转轴带动所述第一主动叶片转动;所述第一主动转轴和所述第一从动转轴均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轴同轴设置;各第一从动叶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于稳燃烟道的侧壁上;各所述第一连接轴均与所述第一转动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主动叶片通过第一紧固组件与各第一从动叶片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驱动结构包括第一固定底座、第一伸缩缸和第一摆动连杆,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稳燃烟道上,所述第一固定底座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缸的第一端,所述第一伸缩缸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转轴,所述第一摆动连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主动转轴绕其中心轴转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设定一第二叶片为第二主动叶片,设定其他的第二叶片为第二从动叶片,所述第二摆动叶片结构包括第二主动转轴和第二从动转轴,所述第二主动转轴与所述第二主动叶片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从动转轴与所述第二主动叶片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摆动驱动结构能驱动所述第二主动转轴带动所述第二主动叶片转动;所述第二主动转轴和所述第二从动转轴均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轴同轴设置;各第二从动叶片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于稳燃烟道的侧壁上;各所述第二连接轴均与所述第二转动中心轴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主动叶片通过第二紧固组件与各第二从动叶片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驱动结构包括第二固定底座、第二伸缩缸和第二摆动连杆,所述第二固定底座的第一端固定连接于稳燃烟道上,所述第二固定底座的第二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第一端,所述第二伸缩缸的第二端铰接所述第二摆动连杆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摆动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转轴,所述第二摆动连杆用于带动所述第二主动转轴绕其中心轴转动。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驱动结构的外侧扣设第一保护壳体,所述第二摆动驱动结构的外侧扣设第二保护壳体。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叶片呈竖直设置,各所述第二叶片呈水平设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火焰摆动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叶片结构和所述第二摆动叶片结构沿稳燃烟道轴向上的间距为15~45mm;相邻的第一叶片之间的间距为50~250mm,相邻的第二叶片之间的间距为50~2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7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