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芎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2364.8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58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郑一敏;胥秀英;丁锐;郭牡丹;刘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241/12 | 分类号: | C07D241/12;A61K31/497;A61P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杰 |
地址: | 40005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川芎 衍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芎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川芎嗪衍生物的化学式为C16H22N4Se2,其结构式为:其制备方法为取二硒化二钠,2‑溴‑3,5,6‑三甲基吡嗪置于反应瓶中,加入水后室温搅拌反应3‑3.5h,静置分层,振摇下层有机相得到黄色固体,过滤,干燥、制备分离、再干燥,即得所述的川芎嗪衍生物。本发明还公开了川芎嗪衍生物的应用,将所述的川芎嗪衍生物用于预防和/或治疗肺癌。本发明提供的川芎嗪衍生物具有高效抗肺癌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川芎嗪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原发于气管、支气管和肺的恶性肿瘤。根据肺癌的分化程度、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点,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包括腺癌、鱗状细胞癌和大细胞癌。其中,非小细胞肺腺癌具有生长缓慢的特点,通常首先出现在肺部的外周或外部区域由在气道内壁产生粘液的细胞发展而来,在吸烟者与非吸烟者中都是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约占肺癌全部类型的85%。世界范围内,肺癌每年新增病例182.5万人,占各类癌症总病例的11.6%,死亡患者160万,占癌症死亡总数的18.4%。肺癌的全球地理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在男性中,发病率最高的是中欧和东欧(每100000人中有53.5人)和东亚(每100000人中有50.4人);在女性中,发病率普遍较男性低,地理区域略有不同,主要不同的历史吸烟暴露的影响。从肺癌死亡比率看,最高的是北美洲(33.8%)和北欧(23.7%),东亚的比率相对较高(19.2%),西非和中非的比率最低(分别为1.1%和0.8%)。美国从CDC的国家卫生统计中心(NCHS)获得的癌症数据表明大约89%的肺癌死亡,所有发病率和死亡率人数都已达到2000年美国标准人口数,仅在2018年,有23万多个新病例。我国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位居各类癌症之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治疗肺癌技术方面,化疗仍是晚期肺癌最重要的手段。化疗药物包括了传统药物,靶向药物,激素类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种类涉及如顺铂、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滨、培美曲塞、吉非替尼和纳武单抗等。但目前化疗疗效并不理想,有效率为30%,一年生存率约35%,五年生存率<5%,且存在严重的毒副作用,探寻更加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肺癌治疗药物仍是当务之急。
元素硒具有清除自由基,增强生物体内免疫功能,防衰老等作用。利用硒独特的生物活性来开发新的肿瘤治疗药物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如Ghose A等(Ghose A,Fleming J,El-Bayoumy K,et al.Enhanced sensitivity of human oral carcinomas to inductionof apoptosis by selenium compounds:Involvement of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 and Fas pathways[J].2001,61(20):7479-7487.)、Shaaban S等(Shaaban S,NegmA,Ashmawy A M,et al.Combinatorial synthesis,in silico,molecular andbiochemical studies of tetrazole-derived organic selenides with increasedselectivity against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2016,122:55-71.)和李鹏程等(李鹏程,刘刚,黄银久,等.二(喹唑啉-4-基)二硒醚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研究[J].2016(32):60.)分别报道了有机硒氰类化合物、杂环含硒类化合物和二硒醚合成表征及抗肿瘤作用。
川芎嗪(TMP)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炎、抗凋亡、舒张血管等,因而被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对川芎嗪衍生物的研究较少,将川芎嗪与硒结合制备具有抗肿瘤的川芎嗪衍生物还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理工大学,未经重庆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3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