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2101.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7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元;许文志;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4 | 分类号: | F02M35/14;F02M35/024;F02M35/12;F02M35/16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蔡俊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系统 空气滤清器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结构,包括滤清器壳体,滤清器壳体内沿其进气方向轴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用于消除低频噪音的低频腔室、多个用于消除高频噪音的高频腔室和沿气体流动方向与滤清器壳体内尾部的低频腔室连通并穿过高频腔室的出气管,低频腔室内设置有滤芯,滤芯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气体通道与相邻的低频腔室连通。将空气滤清器和多频消音器集成为一体,通过多条不同的空气通路,在过滤空气的同时,对不同频率范围内的噪声进行衰减,从而在实现净化空气和降低中频和低频噪声的同时,减小空气滤清器总成的尺寸,节省了布置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用空滤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结构。
背景技术
空气滤清器总成,用于过滤空气中的颗粒杂质,需要满足进气阻力和容尘量的性能要求,同时空气滤清器总成作为一个扩张腔消声元件,可以降低从发动机传递过来的噪声,空气滤清器总成的消声特性均与空气滤清器总成的结构尺寸相关。由于发动机传递过来的噪声频率复杂,在NVH调音过程中需要针对多个频率进行消声设计,仅靠空气滤清器总成无法消除所有频率的噪声,常规的做法是在进气管路上设计多个消声元件(谐振腔、扩张腔、穿孔消声器等)。但随着目前机舱中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以及混合动力车型的普及,机舱中用于给进气系统设计消声元件的空间越来越小,这使得进气系统消声方案的设计变得十分困难。
CN210127914U公开了一种带进气消音器和双谐振腔的空气滤清器结构,如图5所示,该专利在空气滤清器下壳体上设置了高频谐振腔,该高频谐振腔卡接在空虑下壳体的入口处,在引气管和空滤下壳体上分别集成了两个谐振腔(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腔体和主管道之间设置了单独的连接管(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可通过调整连接管的长度改变谐振腔的消声频率。现有技术虽然也形成有高频消声器、谐振腔等消音结构单元,但是各消声单元是通过拼接的方式与空气滤清器下壳体或者引气管设计在同一套模具上,尽管减少了模具的数量,但是提升了模具的复杂程度,另外,气流从进气管进入以后为单一通路,需要依次通过各个消音单元,整体进气系统的布置空间仍然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所需布置空间小的同时具有良好消声效果的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结构。
为实现此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结构,包括滤清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清器壳体内沿其进气方向轴向依次设置有多个用于消除低频噪音的低频腔室、多个用于消除高频噪音的高频腔室和沿气体流动方向与所述滤清器壳体内尾部的所述低频腔室连通并穿过所述高频腔室的出气管,所述低频腔室内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设置有至少一条气体通道与相邻的所述低频腔室连通。气体进入空气滤清器后可经由不同的气体通道流经空气滤清器的各个腔室,并通过各隔板的气体过孔形成消音结构,具有良好的低频和高频消声效果。同时减少了进气系统的布置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滤清器壳体内沿其进气方向轴向依次设置有进气腔室和多个用于消除不同频率的低音噪音的低频腔室,所述进气腔室、第一低频腔室和第二低频腔室沿气体流动方向轴向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低频腔室包括第一低频腔室和第二低频腔室,所述进气腔室、第一低频腔室和所述第二低频腔室内均设置有一个圆筒形的所述滤芯,分别为第一滤芯、第二滤芯和第三滤芯,每个所述滤芯的内部和外部分别设置有一条气体通道与相邻的所述低频腔室连通。每个滤芯均可沿空气滤清器的轴向方向或径向方向布置,或可在一个腔室内布置多个轴向或径向布置的滤芯,以达到更好的空气过滤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滤清器壳体包括圆筒形壳体板和固定于所述圆筒形壳体板轴向两端的端板,分别为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圆筒形壳体板内沿其轴向间隔固定有三块隔板,分别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空间为所述进气腔室,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之间的空间为所述第一低频腔室,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之间的空间为所述第二低频腔室,所述出气管的前端固定于所述第三隔板的后表面上,所述出气管的后端穿过所述第二端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1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