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1931.8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7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孙春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401/14;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56603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荧光 分子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细胞 成像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其结构式如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在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细胞(NCIH3122细胞)中靶向成像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结构新颖,制备工艺简单,能有效的避开生物自发荧光和细胞内源性物质的干扰,灵敏度高、光学稳定性好、细胞膜渗透性好,能够作为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CIH3122细胞)荧光成像的近红外荧光探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荧光分子探针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近红外荧光分子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在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近红外光系是指位于650~900nm区间内的光波,在此范围内的光抗干扰性强,可在较深组织中产生光信号,且对机体组织无影响。近红外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组织定位成像、体内金属离子或其他微量生物活性成分成像、药物修饰等生物科学领域,以其安全、有效、无损、低成本、易操作、非侵入式、实时、在位检测等优点成为当前成像检测领域的热点[Maxwell D,Chang Q,Zhang X,et al.Bioconjug Chem,2009,20(4):702-709.Yi X,Wang F,Qin W,et al.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2014,9:1347–1365.Chen H,Lin W,Cui H,et al.Chem Eur J,2015,21:733-745.Cilliers C,Liao J,Atangcho L,et al.Mol Imaging Biol,2015,DOI:10.1007/s11307-015-0851-7]。据报道,近红外成像技术采用荧光探针标记肿瘤细胞、金属离子、抗体和多肽等,通过激发荧光基团产生发射光,其中更有效的标记方法是利用基因载体将荧光蛋白基因转染整合至人肿瘤细胞基因组中,使肿瘤细胞产生稳定的、可遗传的荧光标记,克服荧光标记探针在体内不稳定的缺点[张士新,陈明心,李芳秋.医学研究生学报,2009:195-197.成俊,史晓峰,谢森,等.医学研究生学报,2005,18(1):13-16.Shen Y,Zhao J,Chen C,et al.Guangzhou ChemicalIndustry,2014,42(1):47-48.]。与传统的侵入式检测方法相比,活体成像检测技术通过对活体试验对象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定位,观察,检测,跟踪荧光所在位置及信号强度的变化,能清晰可见的了解目标的具体情况,数据真实可靠。迄今已有多种近红外荧光染料用于体外和体内肿瘤探测的研究,其中,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是第一种由FDA批准用于人类的具有代表性的有机染料[Boutros S,Greiner C,Hwu D,el al.J Biomed,2007,12(10):1117-1123.Caesar J,Shaldon S,Chiandussi L,et al.Clin Sci,1961(21):43–57.Abd-El-Aziz A S,Strohm E A,Okasha R M.Journal of Molecular Structure,2015:228–235.]。
自2011-2015年先后有克里唑替尼(Crizotinib)、色瑞替尼(Ceritinib)和阿来替尼(Alectinib)三种药物作为小分子选择抑制剂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主要用于治疗诊断为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的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
当前,针对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及其治疗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纳米医学和分子影像学的不断发展,针对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如何实现高灵敏、高分辨的肿瘤成像诊断与有效治疗的有机结合,并为肿瘤诊疗提供有效信息仍是目前癌症诊疗一体化的一大难题。因此,设计出理想诊疗试剂对于实现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实时监测与治疗一体化策略起决定性作用。当前还没有关于EML4-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诊疗一体化研究的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