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秧苗培育装置及使用该装置培育秧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1808.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1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辉;王秋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黔北粮仓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4 | 分类号: | A01G9/14;A01G9/029;A01G9/24;A01G22/22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幸云杰 |
地址: | 5641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秧苗 培育 装置 使用 方法 | ||
1.一种秧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圆球形且透光的育苗棚,育苗棚的多个方向都设有进出口,进出口设有门体;育苗棚内设有支撑骨架,支撑骨架的顶部连接有育苗盘,育苗盘设有夹层和蓄电池,夹层中设有加恒温加热棒,加恒温加热棒和蓄电池之间串联有开关,加热温度为25~35℃;
育苗盘的中部设有圆孔,圆孔处滑动设有配重块和用于限制配重块位置的限位部件,育苗盘内侧的轴向上设有若干通口,通口处设有弹起机构,弹起机构包括弹片、杠杆和支撑块,支撑块连接在通口的底部,杠杆转动连接在支撑块上,杠杆的一端位于配重块的下方;弹片的一端与通口的边缘连接,杠杆的另一端位于弹片另一端的下方;
育苗盘上放置有若干钵盘,钵盘的底部及侧壁都设有若干透气孔,弹片位于钵盘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秧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的顶部为管状且其侧壁设有氧气孔,氧气孔位于育苗盘的上方;育苗棚的顶部设有输氧管,输氧管一端的端部插入支撑骨架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秧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洒水机构,所述洒水机构包括水管和布水器,水管连接在育苗棚的顶部且外接水源,布水器连接在水管的出水端,布水器位于育苗盘的正上方,且布水器的洒水范围至少与育苗盘的表面积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秧苗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骨架上安装有电机,支撑骨架上还转动连接有主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主动齿轮啮合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育苗盘的底部中央处。
5.采用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秧苗培育装置培育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前期准备:将筛选的稻种在无菌水中浸泡3~5天后取出滤干水分;在钵盘中均与的放入育苗基质,然后将浸泡的稻种均匀撒入育苗基质中;然后将钵盘均匀的码放在育苗盘上;
步骤二、稻种发芽:育苗棚保持封闭,钵盘的底部与育苗盘的表面接触,通过开关使加恒温加热棒接通蓄电池进行加热,于25~35℃恒温加热,通过热传递对钵盘及其内部的基质进行加热,至稻种露白后停止加热;
步骤三、稻种生根:待钵盘中的基质冷却后,将滑动设置在育苗盘的圆孔处的配重块下滑,使杠杆位于配重块下方的一端下降,杠杆另一端上翘而使得弹片翘起,使用限位部件卡住配重块,位于弹片上方的钵盘一端翘起,使得钵盘的底部与育苗盘之间存在间隙;
步骤四,间歇输氧:输氧管外接氧气发生器,氧气随着输氧管进入到支撑骨架顶部并从氧气孔透出,透出的氧气散布在钵盘与育苗盘之间的间隙中;连续四天白天和夜间间歇供氧,夜间每次供氧20~30min,白天每次供氧25~35min,相邻两次供氧的间隔时间为11~13h。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育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稻种露白前每隔20~24h进行洒水,具体是将洒水机构接通水源对钵盘进行洒水30~60s。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培育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整个育苗期间,每天上午10点~11点,下午3点~5点,启动电机带动育苗盘匀速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培育秧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所述育苗盘的转速为3~4r/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黔北粮仓米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黔北粮仓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80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