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及其脱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1559.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2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朱卓选;杨帆;孟祥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8 | 分类号: | B29C33/48;B29L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李双娇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鼓形轴管 成形 模具 及其 脱模 方法 | ||
1.一种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所述鼓形轴管是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变直径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模具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为中心沿轴向贯通形成通孔的回转体,所述本体沿纵向分割形成有多个分体,多个所述分体沿周向拼接构成所述回转体,各个所述分体的纵向最大实体尺寸均小于所述通孔的最小直径,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分体的横截面的两侧边线相对所述横截面的外圆弧的两端点所在径向线朝相邻分体偏转并使所述横截面的外圆弧弦长小于所述横截面的内圆弧弦长;所述本体具有成形段,所述成形段的外周面轮廓与所述鼓形轴管的内周面轮廓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分体的横截面的外圆弧的两端点所在径向线之间的夹角为α,其横截面的两侧边线相对其横截面的外圆弧的两端点所在径向线朝相邻分体偏转的角度为β,且满足:α/2β(α/2)+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设有至少三个,所述分体的数量由所述成形模具脱模时所需要的各个所述分体的强度、刚度和经济性的原则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分体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具有分别设于所述成形段的左端面和右端面上的左延伸段和右延伸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延伸段由所述成形段的左端面沿轴向向左等直径延伸形成,所述右延伸段由所述成形段的右端面沿轴向向右等直径延伸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形模具还包括左圆盘和右圆盘,所述左圆盘上开设有左环形槽,所述左延伸段与所述左环形槽插接配合;所述右圆盘上开设有右环形槽,所述右延伸段与所述右环形槽插接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延伸段的长度为L1+δ1,所述右延伸段的长度为L2+δ2,δ1和δ2均为工艺间隙;所述左环形槽的深度为L3且满足:L3=L1,所述右环形槽的深度为L4且满足:L4=L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为等直径通孔或变直径通孔,所述变直径通孔的轮廓与所述本体的外周面轮廓相似。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鼓形轴管的成形模具的脱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方法为:将一个横截面的两侧边线相对所述横截面的外圆弧的两端点所在径向线朝相邻分体偏转并使所述横截面的外圆弧弦长小于所述横截面的内圆弧弦长的分体作为第一个脱模分体,按压所述第一个脱模分体的左右两端,使所述第一个脱模分体脱离缠绕在所述成形段上的鼓形轴管并落入所述通孔中,将所述第一个脱模分体从所述通孔中取出,然后从与所述第一个脱模分体相邻的一个分体开始依次通过按压分体的左右两端使分体脱离鼓形轴管落入所述通孔中后将分体从所述通孔中取出的方式逐个取出剩余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铁福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55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