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栖克雷伯氏菌SY1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1283.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07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邱乐泉;吴石金;尹辛格;钟卫鸿;李骏;李彤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C12R1/22;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栖克雷伯氏菌 sy1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栖克雷伯氏菌SY1及其应用,所述的应用为:将变栖克雷伯氏菌SY1接种至含苯基二甲酸类化合物的BSM培养基中,在pH 4.0‑9.0、20‑40℃、100‑200rpm条件下进行降解反应,反应完全后,实现苯基二甲酸类化合物的降解;本发明采用单一菌株可对TPA进行有效降解,同时还可降解邻苯二甲酸或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等重要的苯二甲酸类化合物,可用于精对苯二甲酸生产废水,化纤废水等的净化处理。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株具有对苯二甲酸(TPA)或邻苯二甲酸(PA)降解能力的菌株——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SY1,及其在微生物降解对苯二甲酸(TPA)和邻苯二甲酸(PA)中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对苯二甲酸(terephthalic,TPA)是生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leneterephthalate,PET)的主要原料,也是PET降解过程中的重要和主要的降解产物。此外,TPA也用于生产涂料、胶粘剂、增塑剂和染料等行业,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据报道,全球TPA的产量达到了125万吨/年。每吨TPA的生产,会产生3~4m3的废水,其中含有1500mg/L的TPA。TPA具有一定的毒性,对水中的微生物有强抑制作用,对动物会导致膀胱结石和膀胱癌以及损伤睾丸功能。如何有效地去废水中的TPA,一直是令人关注的问题。目前处理TPA废水的主要方法有:活性炭吸附法、二氧化氯或臭氧氧化法以及生物处理法。TPA降解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河流、堆肥以及污水处理厂的活性污泥中。目前报导的TPA降解菌有Nocardiasp.strain DSM 43251、Bacillus sp、Dietzia sp.strain GS-1、Pseudomonas sp.strainC4S、Comamonas testosteroni T-2、Comamonas testosteroni YZW-D以及Delftiatsuruhatensis sp.T7。发明人以TPA为模式化合物,从杭州市上塘河河底污泥中分离出1株TPA降解菌Klebsiella variicola SY1,并研究了其对TPA的降解特性。此外,还发现该菌株同时具有邻苯二甲酸(PA)的降解能力。目前尚无Klebsiella属降解TPA的报道。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株具有对苯二甲酸(TPA)或邻苯二甲酸(PA)降解能力的菌株——变栖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variicola)SY1,及其在微生物降解对苯二甲酸(TPA)或邻苯二甲酸(PA)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株新菌株-变栖克雷伯氏菌SY1(Klebsiella variicola SY1),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0198,保藏日期2020年6月10日,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变栖克雷伯氏菌SY1在降解苯基二甲酸类化合物中的应用,所述苯基二甲酸类化合物为邻苯二甲酸(PA)、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或对苯二甲酸(TPA)。
进一步,所述的应用为:将变栖克雷伯氏菌SY1接种至含苯基二甲酸类化合物的BSM培养基中,在pH 4.0-9.0、20-40℃、100-200rpm条件下进行降解反应,反应完全后,实现苯基二甲酸类化合物的降解;所述BSM培养基组成:K2HPO4·3H2O1.0g/L,NaCl 1.0g/L,(NH4)2SO4 0.5g/L,MgSO4·7H2O 0.4g/L,CaCl2 0.0755g/L,FeCl3·6H2O 0.0143g/L,溶剂为水,pH7.5。
进一步,所述苯基二甲酸类化合物在BSM培养基中加入终浓度为250mg/L-3000mg/L,优选1000mg/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12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