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羊毛梳理、除杂、成条联合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0957.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毅;陈悟;张永刚;王福民;王文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G21/00 | 分类号: | D01G21/00;D01G15/04;D01G15/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羊毛 梳理 联合机 | ||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程机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智能化羊毛梳理、除杂、成条联合机,包括送料机构、喂入预开松机构、开松除杂机构、除杂转移机构、梳理机构、成条和出条机构以及智通控制系统,送料机构用于将洗净羊毛抓取后均匀恒重送入喂入预开松机构中,喂入预开松机构用于将送入的洗净羊毛进行首次开松后送入到开松除杂机构中,开松除杂机构用于将送入的洗净羊毛进行二次开松以及首次除杂后送入除杂转移机构中,除杂转移机构用于将送入的洗净羊毛进行二次除杂后送入梳理机构中,梳理机构用于将送入的洗净羊毛进行梳理后送入成条和出条机构中,成条和出条机构用于将送入的洗净羊毛进行成条以及出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程机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智能化羊毛梳理、除杂、成条联合机,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羊毛精纺梳理、除杂、制条智能化羊毛梳理、除杂、成条联合机。
背景技术
梳毛机是毛纺工业中最核心机之一,从耙子式手工梳理、机械罗拉滚筒梳理、盖板梳理和罗拉盖板的结合式梳理,其发展有200多年历史。尽管用于纺织原料的羊毛主要是绵羊毛,但是不同品种、不同气候条件、不同区域养殖的绵羊所生产羊毛,在长度、细度、含杂方面有较大差别,比如其长度范围有40-180毫米,细度有10-25微米,导致梳毛机在针布配备、机构设计、工艺等方面要求更高。同时,随着人工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和相应产业操作工人减少,机的机械化、智能化以及操作标准化是大势所趋。
申请号为200710069560.2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梳毛机,其主要是粗纺梳毛机,由于粗纺梳毛机后面有化学除草刺工艺,因此,该机没有除杂功能,仅有开松、梳理机构;申请号为201821608439.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除杂装置的梳毛机,其所描述的是梳毛机除尘装置机构,而没有相关梳毛机机构说明。文献号为CN2611393Y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三锡林的梳毛机,其胸锡林与其配备的工作辊是强力开松机构,对纤维损伤大,其排杂机构在相应锡林上腰部,通过紧贴胸锡林的莫雷尔除草辊拦截作用,将草刺排除,由于排杂空间狭窄,同时,由于草刺等杂质运动惯性,导致杂质很容易逃逸,虽然通过增加胸锡林和莫雷尔除草辊个数来增加除杂能力,但是会增加运行成本和增加羊毛损伤,此外,由于去草辊表面配备了针布,容易镶草刺而形成毛板,该去草辊与胸锡林之间反复摩擦将羊毛搓球,产生毛粒,其前转移辊配备的是白棕辊,俗称刷毛辊,上面缠绕的是剑麻或焦麻纤维,其剥取纤维能力有限,将大大降低纤维转移量,导致锡林和道夫返回负荷增加而搓球形成毛粒。
现有市场上的精纺梳毛机设备,无论是国内制造的还是国外的,均存在草刺大、毛粒多、纤维损伤严重和制成率低问题。草刺大是由于现有技术排杂点都设计在锡林或刺辊的中上部,空间狭小,而且排杂点只有2-3处,排杂部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洗净羊毛几乎不含毛粒,毛粒产生主要是道夫对主锡林上纤维转移量不够,导致主锡林负载过大,形成厚厚一层毛被,再被工作辊和拨毛辊反复揉搓而产生大量毛粒,如果进一步搓捻,会形成死结,这又导致制成率下降。同时,由于前道工序开松不够和除杂不够,又会增加主锡林毛被表面摩擦力,导致更多的毛粒产生。而纤维损伤严重主要是由于针布设计不合理、机构配合不合理、部件结构设计不合理、排杂空间和位置不合理等多方面因素,在相关锡林强开松、强梳理过程中导致毛纤维被拉断。制成率低主要是产生的死毛粒较多,毛纤维损伤大导致不可纺短毛多,草刺大后导致后面精梳、针梳次数增加以排杂,而精梳、针梳次数又会导致毛纤维损伤进一步降低制成率。因此,开发一种新型智能化羊毛梳理、除杂、成条联合机,不仅能提高制成率,又能降低用工量,节能降耗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羊毛梳理、除杂、成条联合机,不仅能解决原料参差不齐问题,又能大幅度提高产能、品质和制成率,必将是梳毛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09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