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形态校正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0440.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74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蔡军;孙建孟;冯平;胡文亮;闫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G06F30/20;G06Q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003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环境 核磁共振 测井 t2 形态 校正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公开一种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形态校正方法。在现有水基钻井液环境下和油基钻井液环境下实际测量的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基础上,建立油基钻井液环境下与水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之间的函数关系,对油基钻井液环境下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形态进行校正,可以将油基钻井液环境下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校正到对应深度的水基钻井液环境下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并进行流体识别,实现准确计算岩石物理特性参数和评价储集层孔隙结构的目的,校正结果有助于根据核磁共振测井T2谱连续定量评价岩石孔隙结构及渗透率的计算,提高了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应用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勘探开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形态校正方法。
背景技术
核磁共振测井能够评价储集层的各种岩石物理特性,包括与岩性无关的总孔隙度、渗透率、有效孔隙度、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也可以评价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核磁共振测井探测径向深度较浅,主要探测冲洗带区域,因此测量得到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包含了钻井液滤液的信息。在水基钻井液环境下,钻井液滤液的主要成分为水,核磁共振测井探测范围内以水湿润相占主导地位,此时核磁共振测井T2谱分布形态基本不受水基钻井液滤液的影响,可以用于储集层岩石物理参数的计算以及孔隙结构的评价,长弛豫时间代表大孔隙,短弛豫时间代表小孔隙。但是在油基钻井液环境下,侵入核磁共振测井探测范围内的流体主要为油基钻井液滤液,对岩石颗粒来说是一种非润湿相流体,此时,非润湿相的油基钻井液滤液的体积弛豫不可忽略,导致核磁共振测井T2谱的幅度和形态与水基钻井液环境下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相比发生明显变化。对于主要成分为轻组分烃的油基钻井液来说,核磁共振测井受油基钻井液滤液侵入会导致核磁共振测井T2谱形状向右拖尾现象严重,造成大孔隙假象,且渗透率计算结果偏大。此时,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不能直接用于储集层的评价。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形态校正方法,校正结果有助于根据核磁共振测井T2谱连续定量评价岩石孔隙结构及渗透率的计算,提高了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应用的准确性。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形态校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水基钻井液环境下和油基钻井液环境下,分别实际测量目标区域的储集层的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并处理得到相应环境下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以及相应的渗透率曲线和孔隙度曲线;
S2、根据渗透率曲线和孔隙度曲线将储集层划分为多种类型,对每种类型的储集层采用二维网格法分别捕获水基钻井液环境下和油基钻井液环境下实际测量的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并建立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与水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的函数关系;
S3、将每种类型的储集层在油基钻井液环境下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校正到水基钻井液环境下,进而利用校正后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连续定量评价油基钻井液环境下储集层的孔隙大小及渗透率的计算。
作为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形态校正方法的优选方案,储集层的类型划分为四种,第Ⅰ类储集层的渗透率K取值范围为K1mD,第Ⅱ类储集层的渗透率K取值范围为1mD≤K10mD,第Ⅲ类储集层的渗透率K取值范围为10mD≤K100mD,第Ⅳ类储集层的渗透率K取值范围为K≥100mD。
作为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环境下核磁共振测井T2谱形态校正方法的优选方案,确定储集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的上限和下限,将孔隙度和渗透率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分成若干等份,以孔隙度作为横坐标,以渗透率作为纵坐标,得到二维网格,按照孔渗值大小逐点把油基钻井液环境下和水基钻井液环境下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数据划分到相应的网格单元中,分别构成水基钻井液环境下和油基钻井液环境下的核磁共振测井T2谱样本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04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体育教学用品摆放架
- 下一篇:一种切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