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板端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0314.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王志广;王荣喜;李健;赵平堂;户金科;韩兴钰;朱巍;岳志伟;张卜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栗改 |
地址: | 45803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板端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混合插针护套和插针组,插针组插设在混合插针护套内;所述混合插针护套上设置有与电路板相匹配的电路板配合结构,连接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安装防护结构和密封结构。本发明实现一种板端连接器就能传输不同规格电流的功能,而且采用单接口连接,节省空间,整体体积较小,且不需开发多种线端连接器与其配合,整个连接系统简单,符合目前连接器轻量化的趋势;同时混合插针护套与线端连接器插座端子之间稳定配合,插针与混合插针护套连接稳定可靠,进而确保整个电路电流信号传输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配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板端连接器。
背景技术
所谓板端连接器就是其中一端固定在电路板上的连接器。大多数汽车产品内部都设有板端连接器,通过板端连接器与线端连接器的配合来实现电源、信号的传输。但是目前现有的板端连接器Pin针规格单一,无法实现一种板端连接器传输不同规格电流的功能;并且现有的能传输不同规格电流的板端连接器都是采用多接口,直接造成板端连接器的体积较大、且需要开发多种线端连接器与其配合来实现电连接功能,从而导致整个连接系统复杂、且不符合目前连接器轻量化的趋势等问题。
有鉴于此,如何改善板端连接器的相关问题,即为本技术提案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板端连接器,实现一种板端连接器就能传输不同规格电流的功能,而且采用单接口连接,节省空间,整体体积较小,且不需开发多种线端连接器与其配合,整个连接系统简单,符合目前连接器轻量化的趋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板端连接器,包括连接器本体,所述连接器本体包括混合插针护套和插针组,插针组插设在混合插针护套内;所述混合插针护套上设置有与电路板相匹配的电路板配合结构,连接器本体上还设置有安装防护结构和密封结构。
所述混合插针护套上设置有与线端连接器相匹配的连接器接口,混合插针护套通过连接器接口与线端连接器相对插;所述的插针组穿设在连接器接口内。
所述连接器接口上设置有助力挂接结构,线端连接器上设置有与助力挂接结构相匹配的滑槽,助力挂接结构挂接在滑槽内;且连接器接口上还设置有与线端连接器相配合的防错结构。
所述插针组包括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和第三插针,混合插针护套的底壁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和第三插针相匹配的插针孔,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和第三插针分别竖直插设在对应的插针孔内。
所述插针孔上设置有与第一插针或第二插针或第三插针相匹配的插针限位台阶。
所述第一插针、第二插针和第三插针上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插脚、台肩、倒刺和焊脚,其中插脚与线端连接器相配合,台肩和倒刺均与混合插针护套相配合,焊脚与电路板相配合。
所述安装防护结构包括法兰结构和衬套,法兰结构设置在混合插针护套上,且法兰结构上设置有与衬套相匹配的安装孔,衬套嵌设在安装孔内;法兰结构上还设置有与安装主体相匹配的第三防错结构。
所述衬套包括衬套主体,衬套主体的外侧周向设置有与安装孔相匹配的防转防脱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密封圈,混合插针护套的下部设置有与密封圈相匹配的密封圈挂接结构,密封圈挂接在密封圈挂接结构上;且密封圈挂接结构上设置有与密封圈相匹配的限位台阶。
所述电路板配合结构包括电路板配合主体,电路板配合主体设置在混合插针护套的底部,且电路板配合主体上设置有与电路板相匹配的定位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03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