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电盒和耳机充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9443.3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3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曾玉溪;梁明威;何芊;何辉;赖少兵;王勇;包磊;陈嘉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耳机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盒和耳机充电系统。充电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被充电产品的充电舱;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充电舱的底部;弹起控制电路,所述弹起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弹起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磁铁连接;所述弹起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被充电产品放入所述充电舱时,控制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被充电产品异性相吸;以及,用于在所述被充电产品充电完成后,改变所述第一磁铁的极性,控制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被充电产品同性相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在确保充电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使被充电产品从充电舱弹起,从而使得使用者更容易拿起被充电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声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盒和耳机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耳机的充电过程为,耳机安装磁铁与充电舱的磁铁通过磁性异性相吸的原理,把耳机吸附在充电舱,使充电舱输出端与耳机充电端接触对耳机进行充电。为了解决耳机与充电舱连接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磁铁的吸力,具体地,若磁铁的磁性过小,容易导致耳机掉落和充电连接不稳定的问题;若磁铁的磁性过大,由于充电舱和耳机的结构的限制,容易导致无法将耳机提起使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盒和耳机充电系统,以在确保充电连接稳定的基础上,使被充电产品从充电舱弹起,从而使得使用者更容易拿起被充电产品。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盒,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容纳被充电产品的充电舱;
第一磁铁,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磁铁设置于所述充电舱的底部;
弹起控制电路,所述弹起控制电路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弹起控制电路与所述第一磁铁连接;所述弹起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被充电产品放入所述充电舱时,控制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被充电产品异性相吸;以及,用于在所述被充电产品充电完成后,改变所述第一磁铁的极性,控制所述第一磁铁与所述被充电产品同性相斥。
可选地,所述第一磁铁为永磁磁铁,所述弹起控制电路包括:
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第一磁铁固定连接;
电机驱动模块,所述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磁铁旋转180°。
可选地,所述电机包括步进电机。
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主体和盒盖,所述弹起控制电路还包括:
盒盖检测模块,所述盒盖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盒盖是否打开;
复位模块,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发出复位信号;
处理器模块,所述处理器模块包括第一信号输入端、第二信号输入端和控制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盒盖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二信号输入端与所述复位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机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盒盖检测模块发出的感应信号和所述复位模块发出的复位信号,控制所述电机驱动模块。
可选地,充电盒还包括:第二磁铁,所述第二磁铁设置于所述盒盖内,所述第二磁铁与所述主体内的磁铁相吸;
所述盒盖检测模块包括磁性感应开关,所述磁性感应开关包括电源输入端、感应信号输出端和接地端,所述电源输入端接入电源电压,所述接地端接地,所述感应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处理器模块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磁性感应开关用于感应所述第二磁铁的磁性,并生成感应信号。
可选地,所述盒盖检测模块包括红外检测开关,所述红外检测开关用于感应所述盒盖的位置,并生成感应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94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