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相关向量机线性阵列SAR三维成像快速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9408.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4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玲;王楠;胥小我;田博坤;韦顺军;师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6F17/16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曾磊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相关 向量 线性 阵列 sar 三维 成像 快速 贝叶斯 压缩 感知 方法 | ||
1.一种基于相关向量机的线性阵列SAR三维成像快速贝叶斯压缩感知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SAR系统参数:
初始化SAR系统参数包括:平台速度矢量记为阵列天线各阵元初始位置矢量,记做其中l为天线各阵元序号,NL为阵列天线的阵元总数;阵列天线长度,记做L;雷达发射信号载频为fc;雷达发射信号的调频斜率为fdr;脉冲重复时间记为PRI;雷达系统的脉冲重复频率为PRF;雷达发射信号带宽记做Br;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记做C;距离向快时间记做n,n=1,…,NR,NR为距离向快时刻总数,方位向慢时刻记做k,k=1,…,K,K为方位向慢时刻总数;上述参数均为SAR系统标准参数,其中雷达信号载频fc,雷达发射信号的调频斜率fdr,脉冲重复时间PRI,雷达系统的脉冲重复频率PRF,雷达发射信号带宽Br,阵列天线的阵元总数NL,阵列天线长度L在线阵SAR系统设计过程中已经确定;平台速度矢量阵列天线各阵元初始位置矢量在SAR观测方案设计中已经确定;根据SAR成像系统方案和观测方案,SAR成像方法需要的初始化成像系统参数均为已知;
步骤2、划分SAR的成像场景空间:
以雷达波束照射场区域地平面和垂直于该地平面向上的单位向量所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作为线阵SAR的成像场景目标空间Ω,其中水平横向和水平纵向构成阵列维成像空间;初始化水平横向成像场空间长度为Lx,水平纵向成像场空间长度为Ly;将成像场景目标空间Ω均匀划分为大小相等的立体单元格,成像场景空间在水平横向、水平纵向单元格数分别为Mx,My;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水平横向、水平纵向的单元格大小,分别记为dx和dy;成像场景空间高度向单元格总数为NG,高度向单元格的大小为线阵SAR成像系统距离向分辨率,记为dz;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划分后的成像场景空间Ω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第mx个水平横向单元格第my个水平纵向单元格所对应的元素的位置,记为其中mx=1,…,Mx,my=1,…,My;
采用公式得到成像场景空间散射系数矩阵,记做δ,其中m=(my-1)Mx+mx=1,…,M,n=1,…,NR,NR为距离向快时刻总数,为划分后的成像场景空间Ω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第m个元素的散射系数,M=Mx·My为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的等效单元格总数;
步骤3、建立线阵SAR的测量矩阵:
步骤3.1、在实际线阵SAR成像中,原始回波数据由数据接收机提供;线阵SAR中二维等效阵列中第l个天线阵元在第n个距离向快时刻的原始回波数据记做s(n,l,k);采用标准合成孔径雷达距离向脉冲压缩方法对s(n,l,k)进行距离向脉冲压缩,得到距离向压缩后的线阵SAR数据,记做sAC(n,l,k);
采用公式Sn={Sn(i)=sAC(n,l,k)},i=k×NL+l,k=1,…,K,l=1,…,NL,计算得到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回波信号,记为Sn,n=1,…,NR,NL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阵列天线阵元总数,K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方位向慢时刻总数,其中NR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距离向快时刻总数,NA=K×NL为回波信号的行数,即线阵SAR中二维等效阵列中的元素的总数;
步骤3.2、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第l个阵列天线在第k个方位向慢时刻的位置矢量,记为其中NL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阵列天线阵元总数,K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方位向慢时刻总数,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阵列天线各阵元初始位置,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平台速度,PRF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雷达系统的脉冲重复频率;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在第k个方位向慢时刻线阵SAR成像场景目标空间Ω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中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第m个元素到第l个天线阵元的时间延时,记为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回波信号Sn与散射系数矩阵δ之间的测量矩阵,记做Θn;其中M为步骤2中得到的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的等效单元格总数,||·||2表示向量L2范数,为步骤2中得到的划分后的成像场景空间Ω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第mx个水平横向单元格第my个水平纵向单元格所对应的元素的位置,C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Sn为步骤3.1中得到的脉冲压缩后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回波信号,n=1,…,NR,NR为距离向快时刻总数;
步骤4、对测量矩阵、回波信号、散射系数进行实数域表示:
采用公式和计算得到实数域回波信号和散射系数其中NA为步骤3.1中得到的回波信号Sn的行数,M为步骤2中得到的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的等效单元格总数,Re(·)和Im(·)分别表示复数域数据的实部和虚部,为划分后的成像场景空间Ω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第m个元素的散射系数;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实数域测量矩阵,记为Sn为步骤3.1中得到的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回波信号,Θn为步骤3.2中回波信号Sn与散射系数矩阵δ之间的测量矩阵;
步骤5、初始化目标区域:
步骤5.1、初始化噪声方差β0;
步骤5.2、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的第mc列向量,记为其中为步骤4中的实数域测量矩阵;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中第mc个散射系数,记为其中为步骤4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实数域回波信号,||·||为范数,∑(·)为求和运算符号,(·)T为矩阵转置的运算符号;
采用公式初始化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回波信号的散射系数,记为其中M为步骤2中得到的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的等效单元格总数;采用公式初始化超参数,记为其中为第mc个散射系数对应的超参数;
步骤5.3、遍历步骤5.2中的散射系数得到最大元素对应的散射单元,记为Id0;并根据公式得到初始化目标区域,记为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散射系数中的最大值对应的超参数,记为其中为的第Id0列元素,为步骤4中实数域测量矩阵,为步骤4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实数域回波信号,为步骤5.2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回波信号的散射系数的初始值,||·||为范数,β0为步骤5.1初始化得到的噪声方差;
步骤6、计算最优超参数来提取目标区域:
步骤6.1、初始化迭代终止门限εe,初始化第iv个超参数的迭代误差其中iv=1,…,2M,M为步骤2中得到的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的等效单元格总数;采用公式初始化超参数的迭代误差,记为E0;
在第t次迭代中,若t=1,则为初始目标区域;若t1,为经过t-1迭代得到的目标区域;其中为步骤5.3中得到的初始目标区域;
步骤6.2、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第t-1次迭代的超参数的对角矩阵,记为其中为第t-1次迭代中第iv个散射系数对应的超参数,M为步骤2中得到的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的等效单元格总数;
采用公式计算协方差矩阵,记为Ct-1;其中Ι为单位矩阵,β为信号噪声的方差,为步骤4中得到的实数域测量矩阵,NA为步骤3.1中得到的回波信号Sn的行数,(·)T为步骤5.2中矩阵转置的运算符号;
采用公式更新第iv个超参数对应的稀疏因子、质量因子,记为和其中为的第i列元素,为步骤4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实数域回波信号;
步骤6.3、利用步骤6.2中的和采用公式更新第t次迭代后的第iv个超参数,记为
采用公式更新第t次迭代后的第iv个超参数的估计误差,记为采用公式计算得到所有超参数的迭代误差,记为Et;其中M为步骤2中得到的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阵列维成像空间中的等效单元格总数;
步骤6.4、如果则迭代终止,采用公式得到最终目标区域,记为其中E0为步骤6.1中所有超参数的迭代误差的初始值,||·||为范数,εe为步骤6.1中的迭代终止门限;
否则,选取第t次迭代的中最大误差项对应的散射单元,记为Idt;
采用公式更新步骤6.1中的目标区域记为其中为步骤6.2中第t次迭代中第Idt个散射单元的为步骤6.2中第t次迭代中第Idt个散射单元的为第t次迭代中第Idt个散射单元的超参数,∪为添加元素运算符号,/为删除元素运算符号;
步骤6.5、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第t次迭代后的目标区域对应的测量矩阵,记为Φt;其中为步骤4中实数域测量矩阵的第列元素,im=1,…,t;
步骤7、目标区域转换,得到复数域目标区域;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复数域目标区域,记为Gn;其中Nn为目标区域中的元素个数,ωr为目标区域Gn中第r个元素在成像场景中的序号,为实值目标区域中第r个元素,round(·)为四舍五入取整运算符号;
步骤8、利用目标区域简化测量矩阵和散射系数: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Θn的第ωr列向量,记为其中Θn为步骤4中的复数域测量矩阵,NA是步骤3.1中得到的回波信号Sn的行数,ωr为步骤7中的目标区域Gn中第r个元素在成像场景中的序号;
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目标区域的简化散射系数向量,记为αω;其中为序号ωr对应的散射系数;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目标区域的简化测量矩阵,记为Θω;其中Nn为步骤7中目标区域Gn中的元素个数;采用公式初始化目标区域的散射系数估计值记为其中(·)H为Hermite矩阵运算符号,其中Sn为步骤3.1中得到的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回波信号;
步骤9、估计目标区域的散射系数:
步骤9.1、初始化正则化参数λ、平滑因子η、范数项p、迭代次数t、最大迭代次数Nmax;误差终止迭代门限ε0;
步骤9.2、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第t次迭代的对角矩阵,记为ωr为步骤7中目标区域Gn中第r个元素在成像场景中的序号,为步骤8中Θn的第ωr列向量,为第t-1次迭代后信号噪声方差的估计值,为第t-1次迭代后估计值的第r个元素,NA是步骤3.1中得到的回波信号Sn的行数,Nn为步骤7中目标区域Gn中的元素个数,diag{·}为对角矩阵符号,(·)H为步骤8中Hermite矩阵运算符号,λ为步骤9.1中初始化得到的正则化参数,p为步骤9.1中初始化得到范数项;η为步骤9.1中初始化得到的平滑因子;
步骤9.3、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的秩,记为Kc;rank(·)为矩阵的秩运算符号,为步骤9.2中第t次迭代的对角矩阵;
如果满足Kc=Nn;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第t次迭代的散射系数和信号噪声方差的估计值,分别记为和Θω为步骤8中的简化测量矩阵,NA是步骤3.1中得到的回波信号Sn的行数,Sn为步骤3.1中得到的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回波信号,(·)H为步骤8中Hermite矩阵运算符号,||·||为范数,其中Kc为步骤9.2中得到对角矩阵的秩;
否则,采用公式对对角矩阵进行奇异值分解,其中是的第is1个奇异值,is1=1,…,Nn,并且满足和为对应于的奇异向量,Nn为步骤7中目标区域Gn中的元素个数,Σ(·)为步骤5.2中求和运算符号;采用公式计算得到广义逆矩阵,记为其中Kc为步骤9.2中的秩;采用公式计算得到第t次迭代的散射系数的估计值,记为其中Θω为步骤8中的简化测量矩阵,(·)H为步骤8中Hermite矩阵运算符号;采用降序排列对按照幅值以降序排列,并得到其中第Km个元素,记为采用公式重新提取目标区域,记为Gn;其中为第t次迭代中序号为ωr的散射系数的估计值,ωr为步骤7中目标区域Gn中第r个元素在成像场景中的序号;
步骤10、判断是否终止迭代:
如果且tNmax,则继续执行步骤9,且t=t+1,其中为步骤9.3中得到的第t次迭代的散射系数的估计值,Nmax为步骤9.1中初始化得到的高分辨率成像的最大迭代次数,ε0为步骤9.1中初始化得到的误差迭代终止门限;
若不满足和t≥Nmax任一条件,算法迭代终止,则输出得到的高分辨率成像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的散射系数向量估计值
步骤11、全场景三维成像:
采用公式将各等距离单元格散射系数向量排列为三维矩阵形式,得到线阵SAR成像场景空间的三维高分辨率的成像结果,记为其中NR为步骤1中初始化得到的距离向快时刻总数,其中为步骤10中得到的高分辨率成像中第n个等距离单元格散射系数估计结果;
至此,整个方法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94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