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硐室水溶法结合房柱法开采钙芒硝矿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9009.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曾念均;张春太;李海涛;谭洪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8 | 分类号: | E21B43/28;E21C4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聚蓉众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1 | 代理人: | 刘艳均 |
地址: | 6203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硐室水溶法 结合 房柱法 开采 芒硝 矿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硐室水溶法结合房柱法开采钙芒硝矿工艺,属于钙芒硝矿资源利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钙芒硝矿开采利用率低的问题。其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硐室水溶法和房柱法结合巷道掘进对钙芒硝矿进行开采,开采时预留的房柱为4‑6m,用于支持采区内的顶板;(2)将开采的钙芒硝矿通过井下安设的破碎站进行破碎;(3)将破碎后的矿石输送至地面,送入地面处理系统;(4)地面处理系统对破碎后的矿石进行加工,制作成芒硝石膏;(5)通过初步对房柱的开采,形成了大补偿空间的爆破溶区,通过中深孔挤压爆破对巷道顶板以上的矿层及留设矿柱进行回采,形成溶池,最后注水溶解提取硝水至地面加工。本发明适用于开采钙芒硝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钙芒硝矿资源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硐室水溶法结合房柱法开采钙芒硝矿工艺。
背景技术
芒硝矿山的开采,尤其是四川片区的芒硝矿山的开采都是采用传统的硐室水溶法开采。该方法首先是通过布置开拓巷道,将矿床划分为若干个采区,每一个采区里面又布置有横纵交错的巷道将一个采区划分为若干个14-25m的矿房,采区巷道也充当爆破补偿空间的作用,然后通过对每一个矿房布置炮孔,进行中深孔挤压爆破。爆破后落下的矿石堆积在每一个采区内,通过封闭采区进行注水、抽水实行水溶法采矿。但该采矿方法的比较依赖爆破效果,爆破效果又和爆破补偿空间有很大的关系,每个采区在掘巷(爆破补偿空间)时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施工后的巷道质量参差不齐,往往小于设计的爆破补偿系数,最终爆破效果不尽人意。导致浸取率(回采率)过低,矿石有用组分提取不完全,影响矿山的持续发展,浪费了部分的矿产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硐室水溶法结合房柱法开采钙芒硝矿工艺,解决现有钙芒硝矿开采利用率低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硐室水溶法结合房柱法开采钙芒硝矿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硐室水溶法和房柱法结合巷道掘进对钙芒硝矿进行开采,开采时预留的房柱为4-6m,用于支持采区内的顶板,保证采掘作业的安全;
(2)将开采的钙芒硝矿通过井下安设的破碎站进行破碎;
(3)将破碎后的矿石输送至地面,送入地面处理系统;
(4)地面处理系统对破碎后的矿石进行加工,制作成芒硝石膏;
(5)通过初步对房柱的开采,形成了大补偿空间的爆破溶区,通过中深孔挤压爆破对巷道顶板以上的矿层及留设矿柱进行回采,形成溶池,最后注水溶解提取硝水至地面加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将现有采区内的14-25米的矿房缩短至4-6m的预留房柱,不仅能够采出更多量的矿石,提高矿石开采利用率,又能确保采区无空顶冒顶的风险,保证采掘作业的安全。
2、本发明中,通过在井下安设破碎站,首先将开采出来的矿石进行破碎,破碎后的矿石输送至地面进行再处理,有效解决了传统的采矿工艺中,矿石直接运送至地面堆矸场集中堆放,处理不及时将导致地面堆场的排放量增大,缩短堆场的服务年限,不利于矿山发展开采的问题。
3、本发明中,由于比传统工艺采出了更多的矿石,采区内的爆破补偿空间就相比原来大得多,爆破时爆破炸药单耗会更低,爆破效果也比传统的采矿工艺大大提升。
4、本发明中,将矿石破碎后再输送至地面处理系统进行加工,能够将运送出地面的矿石进行最大化的资源利用,而不是只说作为固体废弃物排放,使得矿产资源得到了综合利用,使原来的废弃物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洪雅青衣江元明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9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