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甘蓝型油菜-菘蓝G单体附加系在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8468.1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2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金梅林;回显锋;杨丽;李再云;黄坤;龚文孝;邹忠;张宇飞;钟鸣;杜雪竹;孙小美;盛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5/14 | 分类号: | C12N5/14;A61P31/14;A61P11/00;A61K36/31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蓝 油菜 单体 附加 抑制 新型 冠状病毒 sars cov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甘蓝型油菜‑菘蓝G单体附加系在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甘蓝型油菜‑菘蓝G单体附加系提取物在细胞感染模型上具有显著的抗SARS‑CoV‑2病毒的效果,且对细胞无毒副作用。甘蓝型油菜‑菘蓝附加系具有大规模种植的优点,可以给抗SARS‑CoV‑2制剂的生产提取提供充足的原料,成本低,产量大,可以作为抗病毒的药食蔬菜、饲料等进行开发和利用,用作人和动物的保健性食品,保障动物及人类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甘蓝型油菜-菘蓝G单体附加系在抑制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引起。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公认有效的新冠肺炎治疗方法或抗SARS-CoV-2病毒的方法,因此,研究并开发新型的抗SARS-CoV-2病毒的制剂或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甘蓝型油菜-菘蓝附加系(简称板蓝根油菜或油板)是甘蓝型油菜与菘蓝体细胞杂交融合后的附加系。油菜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叶和花薹可蔬菜用、种子可榨油,菜籽粕和青饲料可供动物食用,油菜花还具有观赏性。油菜在世界上的种植范围比较广泛,来源广,产量大。而菘蓝是我国重要的药用植物,其根称板蓝根,其叶称大青叶,菘蓝具有抗菌、抗内毒素、抗癌、免疫调节、活血化瘀及抗病毒作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一~七版)》,简称“诊疗方案”及13省推荐中医药治疗方案组,板蓝根是其中之一,但在所用到的18种中药中其使用频率倒数第二,仅有2次(陈冉等,免疫调节抗病毒中药的特性与应用[J].中草药,2020年3月第51卷第6期);在相关研究及新闻报道中也指出,“复方板蓝根”而非“板蓝根”在体外细胞水平具有抗新冠病毒的作用。就来源和产量而言,菘蓝也远远低于油菜。甘蓝型油菜-菘蓝附加系是通过甘蓝型油菜和菘蓝的体细胞杂交,形成的体细胞杂种与甘蓝型油菜连续多代回交,将菘蓝的7条染色体分别附加到油菜,进而获得7个附加系(A、B、C、D、E、F、G)。目前这些附加系主要用于油菜遗传育种和菘蓝基因组结构及药用成分的解析。虽然有相关研究报道显示甘蓝型油菜-菘蓝附加系中有部分附加系对流感病毒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例如中国中医科学院黄璐琦实验室利用水作为溶剂进行5个单体附加系(B单体、C单体、D单体、E单体、F单体)和一个二体异附加系(D双体)提取,发现D双体对H1N1流感病毒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是关于甘蓝型油菜-菘蓝不同附加系抗SARS-CoV-2病毒的作用还未见研究报道。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SARS-CoV-2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根据系统发育树、冠状病毒可分为四个属:α、β、γ、δ,其中β属冠状病毒又可分为A、B、C和D四个独立的亚群,已知的导致严重疾病的MERS-CoV属于β属冠状病毒C亚群、SARS-CoV属于β属冠状病毒B亚群,新型冠状病毒和SARS-CoV基因组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因此命名为SARS-CoV-2。李辉等(2019新型冠状病毒抗病毒治疗有药可期[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0,Vol 43,No 3)报道,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帕拉米韦、扎那米韦等对流感病毒有较好作用效果的药物,对SARS-CoV-2均无效。尽管已有许多关于SARS-CoV-2的研究发表,但目前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SARS-CoV-2感染发病机制和病毒-宿主相互作用分子机制仍然很不清楚,还没有治疗这种病毒的特效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农业大学,未经华中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4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一体化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FMOD拮抗多肽及其衍生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