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口罩面层的竹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8332.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寿明;胡银松;厉伟;金春江;漏焕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宝仁和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85 | 分类号: | D04H1/485;D04H1/492;D04H1/541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口罩 面层 竹纤维 水刺非 织造 材料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口罩面层的竹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本发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开松混合、制备纤维网、水刺、烘干及热风固结、检测和收卷。本发明通过采用竹纤维作为主要原料,使该口罩面层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染色性、耐磨性,以及天然持续的抗菌和抗紫外线功能;同时辅以ES纤维,确保水刺产品的黏连效果,烘干温度控制在135°C左右,在烘干的同时对ES纤维进行热风固结,使其皮层低熔点组分熔融并与周围的竹纤维粘合,提高布面挺括性,便于口罩制作时折叠打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口罩面层的竹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新冠疫情的流行,使全球对口罩的需求爆量。同时通过疫情提高了人们的公共卫生意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现在各家各户都会备有一定数量的口罩,外出都会随身带几个口罩,口罩已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但现有口罩结构功能单一,尤其是表面层不具有抗菌性,存在因接触造成感染、长期佩戴产生异味等共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开发具有持久抗菌功能的口罩面层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口罩面层的竹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口罩面层的竹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的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开松混合:将竹纤维和ES纤维配比为9:1后一同投入喂棉箱内进行初步开松,初步开松混合后的混合纤维经过风机输送到混棉箱内进行精细混合,经过金属检测仪对其进行异物检测后,再经所述风机输送到给棉箱,给棉箱将精细混合后的纤维定量均匀地喂入梳理机;
(2)制备纤维网:梳理机将开松混合后的纤维充分梳理成纤维网,纤维网通过两层转移网叠合输送到下道工序;
(3)水刺:通过水刺机高压水针穿刺,使纤维相互缠结在一起;
(4)烘干及热风固结:将铺好的纤网进入烘箱进行热风加固;
(5)检测:从烘箱出来的产品通过在线疵点检测仪和金属检测仪对成品进行质量检测;
(6)收卷:检测完的产品通过收卷机进行切边,定长裁剪,成卷。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主锡林线速度为1000-1100m/min,最佳为1050 m/min,主锡林工作辊速度为119-131m/min,最佳为125m/min,剥取辊达到128-142m/min,最佳为135m/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有五个水刺头,五个水刺头压力分别设定为35bar、75bar、85bar、75bar、70bar,偏差不超过5%,其中第二、第三和第五个水刺头的压力较一般水刺无纺布的适当提高,较高的水刺压力确保得到的产品坚实耐牢。
优选的,烘干机温度控制在128°C -142°C左右,最佳为135°C,烘干温度较一般水刺无纺布高,为了对ES纤维进行热风固结,保证口罩挺括。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采用竹纤维作为主要原料,使该口罩面层材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吸湿性、染色性、耐磨性,以及天然持续的抗菌和抗紫外线功能;同时辅以ES纤维,确保水刺产品的黏连效果,烘干温度控制在135°C左右,在烘干的同时对ES纤维进行热风固结,使其皮层低熔点组分熔融并与周围的竹纤维粘合,提高布面挺括性,便于口罩制作时折叠打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一
(1)开松混合:将144kg竹纤维(规格1.67dtex×38mm)和16kgES纤维(规格2.2dtex×40mm)配比后一同投入喂棉箱内进行初步开松,初步开松混合后的混合纤维经过风机输送到混棉箱内进行精细混合,经过金属检测仪对其进行金属异物检测后,再经所述风机输送到给棉箱,给棉箱将精细混合后的纤维定量均匀地喂入梳理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宝仁和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宝仁和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