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用的检查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8304.9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袁婕;赵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芜湖思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38 | 代理人: | 项磊 |
地址: | 71006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检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的检查装置,包括壳体和针刺组件、针刺盒体、感应结构、滑动结构、电磁锁和控制电磁锁开闭的缩针开关,针刺组件安装于针刺盒体中,针刺盒体通过滑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内,电磁锁将将针刺盒体锁在距离壳体前端针刺开口处较近位置,针刺盒体通过缩针弹簧与壳体的前部连接,感应结构包括设于壳体前方在使用时按压在人体体表的感应端和设于壳体内的收卷辊,收卷辊通过摩擦绳带连接感应端,收卷辊和感应端均设有弹性结构将摩擦绳带维持在拉紧状态,缩针开关用于控制电磁锁开闭,缩针开关的活动触头在使用时压在摩擦绳带上。本发明能灵敏准确地在人体活动时触发将触觉针缩回的动作并且不受针刺处周围体表是否平整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的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内科中为了对患者的触觉感知进行检查,会采用针刺的方法做检查。目前为了保证检查的准确性已经出现了通过设置针刺行程控制力度的触觉感知检查装置。现有触觉感知检查装置通过电机等动力装置控制专用的触觉针针刺患者各部分皮肤,通过患者对针刺刺激的反应确定患者的触觉感知水平。
但是在将针刺到人体体表后如果触觉针与人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例如受到外界打扰引发检查人员移动装置,检查人员经验不足导致针刺引发反应后增大对装置的按压力度,又或者因患者反应迟钝导致针刺力度较大时才做出反应,反应剧烈造成人体动作幅度过大等情况。上述情况触觉针都可能对患者刺破皮肤或造成皮肤划伤,因此现有的检查装置存在一定危险性,需要进一步改进,从而在针刺过程中针对患者突发的身体运动即使将触觉针缩回以避免对患者造成损伤,保证人体安全。
而现有防护结构中,如果将常规压感感应器设在装置前端接触皮肤的开口位置,由于距离触觉针太近,针刺部位被装置压着,产生相对运动时针刺周围较小范围内时可能会带动装置移动一小段,因此在活动开始时较小相对运动难以被现有感应器灵敏感应到。而设于上述开口两侧则要考虑人体表面不都是平整的,不同位置接触感应端需要感应器高度进行适应性调整;因此在不平整的人体表面进行针刺时,感应端位置的变化常常会影响启动触觉针收缩的灵敏程度。有时感应端位移较多导致容易发生触觉针的误触发,影响使用,有时又因为感应端与皮肤未能有效压紧,导致不能及时触发触觉针收缩效果,因此具体实现触觉针自动在人体活动时及时收缩,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用的检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患者因疼痛反射性作出较大动作时,现有检查装置无法灵敏可靠地自动对其作出反应,不能自动缩入触觉针,因此容易导致刺破患者皮肤或造成皮肤划伤的技术问题。
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的检查装置包括壳体和针刺组件,此外还包括针刺盒体、感应结构、滑动结构、电磁锁和控制所述电磁锁开闭的缩针开关,所述针刺组件安装于所述针刺盒体中,所述针刺盒体通过沿针刺方向设置的所述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电磁锁将将所述针刺盒体锁在距离所述壳体前端针刺开口处较近位置,所述针刺盒体通过缩针弹簧与所述壳体的前部连接,所述感应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壳体前方在使用时按压在人体体表的感应端和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收卷辊,所述收卷辊通过摩擦绳带连接所述感应端,所述收卷辊和所述感应端均设有弹性结构将所述摩擦绳带维持在拉紧状态,所述缩针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锁开闭,所述缩针开关的活动触头在使用时压在所述摩擦绳带上,所述活动触头能随所述摩擦绳带朝两个方向移动均能接通所述缩针开关,所述缩针开关打开所述电磁锁让所述针刺组件被所述缩针弹簧驱动向后移动。
优选的,所述感应端为接触辊,所述接触辊转动连接在弹性伸缩支杆的伸出端,所述弹性伸缩支杆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外,未使用状态下所述感应端伸出到所述针刺开口前方,所述摩擦绳带一端固定在所述接触辊侧面,所述摩擦绳带另一端卷绕在所述收卷辊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省人民医院,未经陕西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3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