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施工用延展式测量仪器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8236.6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77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丁旭;郭达;罗后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4 | 分类号: | F16M11/24;F16M11/04;F16M11/18;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杨宏伟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延展 测量 仪器 支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延展式测量仪器支架,包括纵向伸缩装置和横向延展装置,其中纵向伸缩装置包括三脚架、可调螺杆、主杆和上下滑动组件,所述三脚架用于将装置主体固定,所述主杆通过可调螺杆安装在三脚架上,使主杆的高度可调节,横向延展装置通过滑动组件设置在主杆上,可以使横向延展装置在主杆上上下滑动调节位置,所述横向延展装置包括手动推杆器和管状套,通过转动手动推杆器可使管状套向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管状套自带定位杆既可以使装置保持稳定,也可以安装其他测量仪器。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携带方便,能够针对复杂地形进行伸展式辅助定位,不仅保护了人员安全,同时辅助测量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测量仪器支架及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工程测量学是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从工程开工到竣工,均离不开测量工作,施工前期将设计图纸上的各种平面位置和高程,按设计要求采用测量设备(GPS测量仪、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放样到施工作业面上,施工中定位建筑物的位置、构建的大小尺寸、安装位置,施工完成后复核各种尺寸、位置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众所周知,工程测量仪器支架是测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辅助装置,但传统的测量仪器支架在一些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如水沟、带刺树丛或临边洞口等站立面较小或悬空的位置,要么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会受到严重影响,要么根本无法进行架设和测量,给测量作业带来极大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造价成本低的建筑施工用延展式测量仪器支架,能够在一些传统测量支架无法架设和定位的地形复杂区域进行伸展式辅助定位,既提高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又在危险区域保障测量人员的安全。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延展式测量仪器支架,包括纵向伸缩装置和横向延展装置,其中纵向伸缩装置包括三脚架、可调螺杆、主杆和滑动组件,所述三脚架用于将装置主体固定,所述主杆通过可调螺杆安装在三脚架上,使主杆的高度可调节,横向延展装置通过滑动组件设置在主杆上,可以使横向延展装置在主杆上上下滑动调节位置,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成本低,携带方便,能够针对复杂地形进行伸展式辅助定位,不仅保护了人员安全,同时辅助测量效果显著。
优选的,所述的纵向伸缩装置包括三脚架、可调螺栓、主杆和上下滑动组件,所述三脚架可以调节,既能用于将装置主体固定,也能微调使主杆与地面保持垂直,所述主杆内部设有螺纹,主杆通过可调螺栓安装在三脚架上,转动可调螺栓可以调节主杆的高度,所述主杆上还设置有用于安装横向延展装置滑动组件。
优选的,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台,所述滑轨固定在主杆上,所述滑台用于安装手动推杆器,滑台可以沿着滑轨上下滑动,当滑动到指定位置后也可以通过顶紧螺栓固定在滑轨上。
优选的,所述的横向延展装置包括手动推杆器和管状套,所述手动推杆器包括有手摇轮和推杆套筒,手动推杆器通过滑动组件垂直安装在主杆上,使手动推杆器可以通过滑动组件沿着主杆上下滑动调节位置,所述管状套设置在推杆套筒的自由端上,通过转动手摇轮可使管状套向水平方向延伸。
优选的,所述的推杆套筒上设置有用于让推杆套筒保持水平的水准泡,推杆套筒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支撑槽。
优选的,所述的还包括有撑杆,所述撑杆一端与主杆通过铰链连接,另一端可以卡在推杆套筒的外壁上的支撑槽上,使结构更加稳定,不用的时候还可以折放回主杆上。
优选的,所述管状套的主体结构为一个侧壁上开有圆孔的套筒,所述侧壁上的圆孔垂直于管状套的通孔,通过所述圆孔垂直安装在伸缩杆的自由端,两个管状套同轴设置,且套筒的侧壁上设有螺孔及安装在该螺孔内的固定螺栓,所述管状套的通孔用于安装自带的定位杆或者塔尺,并通过拧动固定螺栓可以将定位杆顶紧固定在管状套内,所述定位杆可用于安装固定GPS机头、棱镜等测量仪器,也可以用于支撑在地面上使横向延展装置更加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2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