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参数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及装置和参数预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8227.7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4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菲;于冰;闻兴;王晓楠;白瑞;黄跃;黄博;陈宇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19/50 | 分类号: | H04N19/50;H04N19/149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苏银虹;王兆赓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参数 预测 模型 训练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参数预测模型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训练样本集,其中,所述训练样本集包括多个视频样本以及每个视频样本的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真实值,其中,每个视频样本的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真实值是基于在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不同值下对该视频样本进行编码而获得的质量评价数据和码率计算得到;
将视频样本的视频特征输入到所述参数预测模型,得到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预测值;
基于所述视频样本的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预测值和真实值,计算损失函数;
根据计算的损失函数调整所述参数预测模型的参数,以对所述参数预测模型进行训练;
其中,每个视频样本的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真实值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获取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第一参数值;
按照预定步长对第一参数值进行多次调整,获得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第二参数值至第N+1参数值,其中,N为调整次数;
分别使用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第一参数值至第N+1参数值对该视频样本进行编码,得到相应的质量评价数据和码率;
按照第N+1参数值至第一参数值的顺序,针对每个参数值执行以下操作,直到确定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真实值为止:计算当前参数值与下一参数值之间的质量评价数据的差分值和码率的差分值,计算质量评价数据的差分值与码率的差分值的比值,在所述比值大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的真实值确定为当前参数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包括编码参数和/或前处理参数中的至少一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为编码参数的情况下,每个视频样本的编码参数的真实值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获取所述编码参数的第一参数值;
按照第一预定步长对所述编码参数的第一参数值进行多次调整,获得所述编码参数的第二参数值至第N+1参数值,其中,N为调整次数;
在将前处理参数设置为前处理参数的第一参数值的情况下,分别使用所述编码参数的第一参数值至第N+1参数值对该视频样本进行编码,得到相应的质量评价数据和码率;
按照所述编码参数的第N+1参数值至第一参数值的顺序,针对每个参数值执行以下操作,直到确定所述编码参数的真实值为止:计算当前参数值与下一参数值之间的质量评价数据的差分值和码率的差分值,计算质量评价数据的差分值与码率的差分值的比值,在所述比值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则将所述编码参数的真实值确定为当前参数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视频编码相关参数为前处理参数的情况下,每个视频样本的前处理参数的真实值是通过以下方式得到:
获取所述前处理参数的第一参数值;
按照第二预定步长对所述前处理参数的第一参数值进行多次调整,获得所述前处理参数的第二参数值至第N+1参数值,其中,N为调整次数;
在将编码参数设置为编码参数的第一参数值的情况下,分别使用所述前处理参数的第一参数值至第N+1参数值对该视频样本进行编码,得到相应的质量评价数据和码率;
按照所述前处理参数的第N+1参数值至第一参数值的顺序,针对每个参数值执行以下操作,直到确定所述前处理参数的真实值为止:计算当前参数值与下一参数值之间的质量评价数据的差分值和码率的差分值,计算质量评价数据的差分值与码率的差分值的比值,在所述比值大于第二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则将所述前处理参数的真实值确定为当前参数值。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参数的第一参数值是根据编码视频素材集合中画质保持达预定质量的编码视频素材的编码参数的值来确定的,所述前处理参数的第一参数值是根据编码视频素材集合中画质保持达预定质量的编码视频素材的前处理参数的值来确定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视频样本的视频特征是通过以下操作得到的:
对所述视频样本进行抽帧;
分别获取每个抽取的帧的视频特征,
计算每个抽取的帧的视频特征的平均值,作为所述视频样本的视频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2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端子加工全自动设备
- 下一篇:一种海上风电场参与调频的无通讯控制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