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X射线管阳极冷却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7982.3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2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李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10 | 分类号: | H01J35/10 |
代理公司: | 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 代理人: | 王超 |
地址: | 20180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射线 阳极 冷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X射线管阳极冷却结构,其包括旋转阳极管、阴极、定子、传动装置以及循环冷却装置,所述旋转阳极管中靠左侧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定子对应设在旋转阳极管靠左外侧面,所述传动装置右侧设有吸热装置,所述吸热装置最右侧设有阳极靶面,与所述阳极靶面相对应的右侧设有阴极,所述传动装置左侧设有排油管、进油管,所述排油管、进油管分别与循环冷却装置上、下端相连通,且所述进油管将循环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油经传动装置内部导向吸热装置中,所述排油管将吸热后的冷却油导入循环冷却装置中冷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CT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X射线管阳极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X射线管是工作在高电压下的真空二极管。包含有两个电极:一个是用于发射电子的灯丝,作为阴极,另一个是用于接受电子轰击的靶材,作为阳极。两极均被密封在高真空的玻璃或陶瓷外壳内。其中,阳极的靶材不断的持续受到电机轰击时,会产生大量热量,其阳极金属被高温蒸发,引起X射线输出量下降,使得靶面易产生裂纹,导致靶面损坏。现有的阳极冷却装置中,对阳极的冷却效果不明显,冷却效率较低,且阳极产生的热量分布不均匀,进而影响X射线的反射,降低了图像生成的稳定性、清晰度以及质量,降低X射线管的使用寿命。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用于X射线管阳极冷却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X射线管阳极冷却结构,其包括旋转阳极管、阴极、定子、传动装置以及循环冷却装置,所述旋转阳极管中靠左侧设有传动装置,所述定子对应设在旋转阳极管靠左外侧面,所述传动装置右侧设有吸热装置,所述吸热装置最右侧设有阳极靶面,与所述阳极靶面相对应的右侧设有阴极,所述传动装置左侧设有排油管、进油管,所述排油管、进油管分别与循环冷却装置上、下端相连通,且所述进油管将循环冷却装置中的冷却油经传动装置内部导向吸热装置中,所述排油管将吸热后的冷却油导入循环冷却装置中冷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转子、真空轴承以及水箱壳架,所述真空轴承轴心转动连接有横向设置的转子,所述转子左侧与水箱壳架右端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子内部设有进油支管、排油支管,所述水箱壳架内部靠右端设有凹型夹,所述水箱壳架横向轴心嵌入有转接套管,呈圆环结构,所述转接套管轴心嵌入有排油短管,所述转接套管、排油短管右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接环管,内、外侧所述转接环管分别与排油支管、进油支管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位于所述转子内部的进油支管呈螺旋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吸热装置包括钼基钨靶、电子吸附套垫、S型导流管、反射装置、油泵一以及扁状方形环,所述钼基钨靶左端与转子右端相固定,所述钼基钨靶靠左侧弧面套有电子吸附套垫,所述电子吸附套垫内部铺设有S型导流管,呈圆周阵列设置多组,且所述电子吸附套垫外侧面安装有反射装置,所述钼基钨靶右侧靠外侧倾斜环面为靶面,靠近所述倾斜环面内侧壁上设有扁状方形环,所述倾斜环面之间的内侧壁铺设有螺旋环,所述螺旋环外侧套有螺旋环套;
所述S型导流管进油端口均与进油支管相连通,所述油泵一输入端、输出端与S型导流管排油端、导流支管进油端相连通,所述导流支管排油端与排油支管相连通;
所述进油支管右端通过管道分别与油泵二、油泵三输入端相连通,所述油泵二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扁状方形环靠外侧端相连通,所述扁状方形环上端通过管道与最外侧螺旋环进油端相连通,所述油泵三输出端通过管道与最内侧螺旋环套进油端相连通,最内侧所述螺旋环排油端、最外侧螺旋环套排油端均与排油支管右端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扁状方形环内部还设有分隔板架,所述分隔板架呈螺旋管道结构,且所述螺旋管道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79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