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火箭自脱落式雷电防护导流条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7749.5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8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曦;龙中权;叶志鹏;齐欢;张子剑;张俊楠;任牧原;李敬业;唐昭;王筱宇;石佳;朱勇;高波;赵晓利;杨若丽;杨勇;王晓明;梁浩;曾霞;阮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G1/52 | 分类号: | B64G1/52;H01B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庞静 |
地址: | 100076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火箭 脱落 雷电 防护 导流 | ||
1.固体火箭自脱落式雷电防护导流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流条主体、过渡结构、搭接结构、喷涂层;所述导流条主体、过渡结构、搭接结构厚度相同、粘接在固体火箭头罩防热层上,且粘结面与所述防热层共型;
至少四条导流条主体沿头罩周向均匀布置,每条导流条主体一端与头罩顶点之间留有距离,另一端依次布置过渡结构和搭接结构;导流条主体与过渡结构之间,过渡结构与搭接结构之间留有间隙,间隙内通过防静电涂料填缝;所述搭接结构端面与壳体基体的对接面之间通过喷涂层连接;
所述过渡结构用于减少从头罩对接面流入箭体基体的电流密度,其最大宽度不小于50mm,过渡结构边缘不同宽度之间平滑过渡,所述的宽度为沿固体火箭头罩周向方向;所述搭接结构用于在火箭竖直飞行段,提供雷电长时间附着的烧蚀量,其长度应不小于10mm,所述的长度为沿固体火箭头罩轴向方向;所述粘结使用的粘接剂的耐温不低于2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每个导流条主体与固体火箭头罩轴向垂直的截面面积按照下述关系进行选取:
式中,S为截面积;A为雷电脉冲的总作用时间积分;ρ为导流条主体材料密度,c为导流条主体材料比热容,σ为导流条主体材料电导率,ΔT为粘接时所用粘接剂所允许的温升,k为安全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导流条主体一端与固体火箭头罩顶点之间的距离以及导流条主体之间的距离均满足如下关系式:
式中,E为防热层材料的绝缘强度,单位为V/m,t为防热层厚度,单位为m;d代表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当防热层为有机硅防热涂料时,用防热涂料本身的粘性进行粘接;当防热层为酚醛基复合材料时,使用环氧树脂胶进行粘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导流条主体与过渡结构的间隙、过渡结构与搭接结构的间隙应小于0.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静电涂料耐温不小于250℃,且电阻率不大于103Ωm的防静电涂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弧喷铝或火焰喷铝将壳体基体的对接面与搭接结构相连接,喷铝后进行外观整平,喷铝厚度不小于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导流条主体、过渡结构、搭接结构厚度取值范围0.5-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导流条主体、过渡结构、搭接结构的材料选用工业纯铝1050或铝合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导流条体上喷涂体电阻率不大于103Ωm的防静电漆,头罩其余部位喷涂三防漆。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之一所述的导流条,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防热层为绝缘体的箭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774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制品模具清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在轨数据的发动机性能参数修正方法